“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絳珠新夢 > 秦氏殯天,箋中論興

秦氏殯天,箋中論興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 驗屍長生,我做仵作的那些年 大慶:收徒獎勵,開局收司裡裡 皇家金牌縣令 大乾閒人 光影1942:改寫影視的戰歌 王陽明傳 偶遇貓貓拼盡全力無法抵抗 網球王子之弦月織網時 八十年代小美人 再一次,重啟流水賬人生! 臥底我拿下教主 反派女二逆襲系統[快穿] 商戶子,走官途 回到夫君黑化前(雙重生) 帶空間去六零隨軍,在大院成團寵 絳珠新夢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最狂臥底,從獄中留後到登基稱帝 江寺玫瑰又度春:雙穿香魂

秦氏殯天,箋中論興

林桐在揚州悉心照料父親,林如海的身體狀況日益好轉,林家産業在她的助力下,也漸漸步入正軌,她那顆懸著的心,總算能稍稍鬆快些。

然而,她雖身處揚州,心中卻始終記掛著賈府,往昔在賈府與姐妹們一同吟詩作畫、談天說地的場景,時常在她腦海中浮現,這是她來到這個世界上,難能可貴的慰藉。因此,她在揚州這段時日,經常與賈府姐妹的書信往來,藉著那一封封信件,時刻留意著賈府的動態。

這日,林桐如往常一樣,閑適的坐於書房。書房內靜謐安寧,唯有偶爾傳來的微風,輕輕拂動著窗簾。書桌上,筆墨紙硯依照慣例擺放得整整齊齊,一旁還有序地擱著幾卷詩書,皆是她平日裡常翻閱的佳作。林桐身著一襲月白色的長衫,腰間繫著同色的絲縧,她姿態嫻雅,素手輕輕抬起,拿起案上一封剛剛送來的信件,這是探春的來信,信封上熟悉的字跡,讓她眼眸中閃過一絲期待。她緩緩拆開來信,剛展開那帶著淡淡墨香、質地精良的信紙,一行字便直直撞入眼簾 —可卿嫂嫂病重。林桐握著信紙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一顫,原本平靜的面容上,泛起一絲難以掩飾的驚惶與憂思。原著記憶如潮水般湧來。

在賈府的諸多場合,林桐都與秦可卿有過碰面。她猶記得初次相見時,秦可卿身著一身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整個人光彩照人。雙眸靈動,顧盼間秋波流轉,藏著無盡的風情,讓人不自覺便被深深吸引。她身形婀娜,行走時姿態輕盈,每一步都仿若弱柳扶風,盡顯優雅氣質。在賈府的宴會上,秦可卿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她遊刃有餘地周旋於眾人之間,言談舉止大方得體,深受眾人喜愛和誇贊。

如今聽聞她病重,林桐心中滿是擔憂,當下,提筆給探春回信:“妹妹如晤,近日驚聞可卿嫂嫂病重,我心中憂慮萬分。嫂嫂素性和善,待人寬厚,又將寧國府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實乃賈府的得力之人。我遠在揚州,不能親自探視,不知現今嫂嫂病情如何?可尋得良醫診治?望妹妹念我牽掛之情,時常來信告知,以解我心中之懸。”

然而,命運終究沒有眷顧秦可卿。幾日後,林桐再次收到探春來信,信中短短幾行字“可卿嫂嫂病逝”,令她微微一怔。身為穿越者,在賈府這段時日,她與秦可卿雖有交集,卻談不上交情深厚,加之熟知原著中秦可卿既定的結局,因此對於她的死,並不感到意外。不過,她也明白,秦可卿在賈府的地位非同小可。她的離世,勢必會在賈府掀起不小的波瀾。秦可卿的離去,對於賈府而言,不單單是失去了一位備受寵愛的媳婦,更有可能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秦可卿的葬禮,辦得可謂是奢華至極。寧國府上下一片素白,靈堂內佈置得莊嚴肅穆,四周牆壁上掛滿了往生極樂的壁畫,皆是重金聘請名家所繪,堂內擺滿了各種名貴的香燭和祭品。

前來弔唁的王公貴族絡繹不絕,從清晨至日暮,寧國府的大門前車水馬龍,一頂頂華麗的轎子、一輛輛馬車魚貫而入,場面之宏大,令人嘆為觀止。

賈珍作為秦可卿的公公,為了給秦可卿風光大葬,不惜一擲千金,採買珍貴的棺木。又廣邀四方高僧大德做法事,超度亡靈。

林桐透過姐妹們的書信,對秦可卿葬禮之事略知一二。她深知秦可卿葬禮在賈府意義重大。原著之中,那場葬禮的盛大奢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如今自己不過是賈府的 “外人”,貿然置喙屬實不妥。於是,她斟酌再三,在給探春的回信中委婉寫道:“妹妹,吾驚聞可卿嫂嫂仙逝,悲痛不已。嫂嫂在府中殫精竭慮,操持多年,功績卓著,令人感佩。如今賈府諸事繁雜,想必妹妹你定是忙得不可開交。望妹妹諸事順遂,家中若有需我之處,定當全力相助。”

秦可卿的葬禮場面宏大,京城中諸多王公貴族紛紛前來弔唁,北靜王水溶也在其中。雖然林桐未能親眼目睹北靜王的風采,但從姐妹們來信中,對北靜王有了初印象。

“林姐姐,那北靜王生得眉如墨畫,面若美玉,目若明星,周身貴氣天成,真是風采翩翩,氣質高雅。他竟親自前來弔唁可卿嫂嫂。”探春在信中這般描述北靜王。

林桐看著探春的信,腦海中不禁勾勒出北靜王的模樣。她心想:這北靜王能在波譎雲詭的朝堂與錯綜複雜的貴族圈中嶄露頭角,想必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份,定還有過人之處。只是如今可卿嫂嫂病逝,也預示著賈府已現頹勢。不知這北靜王對賈府的未來走向,會帶來怎樣的變數。

賈府這邊,葬禮結束後,眾人面上雖看似恢複了往昔,但秦可卿的死,連同葬禮帶來的巨大開銷,卻如陰霾一般,籠罩在賈府眾人的心頭。葬禮期間,王熙鳳將府中內外各項事務操持得井井有條,但也是身心俱疲。回到自己房中,她腳步虛浮,整個人如脫力一般癱坐在椅子上,抬手揉著脹痛的太陽xue,聲音裡滿是疲憊與憂慮,對賈璉嘆道:“這葬禮可算是辦完了,可這白花花的銀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我瞧著都心疼。如今再看府裡的銀子,怕是越發緊巴巴了。”

賈璉也皺著眉頭,嘆氣道:“可不是嘛,如今這局面,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賈府的下人們也常議論紛紛:“你們瞧,這府裡如今看著風光,實則內裡已經空了,這蓉大奶奶的葬禮這般鋪張,往後可怎麼得了。”旁邊一個年輕的丫鬟,眼睛裡透著好奇,也跟著搭話:“我還聽說,這林姑娘在揚州幫著林老爺管家,聽說賬目管得清清楚楚。別看她平時柔柔弱弱的,生意上的事兒也很厲害。只是不知道,如今,她還回不回來,能不能到時候幫著咱們府裡一點。”

林桐身在揚州,一邊照顧父親幫著管家,一邊心繫著賈府。她心裡清楚,賈府當下所面臨的困局,絕非僅僅是銀錢短缺這般表面問題,更是家族內部長期以來積攢的管理和風氣的問題。林桐憂心忡忡,在給姐妹們的書信中,絞盡腦汁的出謀劃策,滿心盼望著能憑借自己的綿薄之力,為賈府找到一條出路。

“探春妹妹,如今當務之急,是要開源節流。在節流一事上,削減日常開支刻不容緩,除了裁撤那些華而不實的用度,還可對府中的諸事進行梳理,去除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和人員,必能節省不少。在開源方面,賈府人脈廣博,可善加利用。如今江南之地,絲綢和茶葉生意興隆,咱們可派人前去考察,嘗試涉足。”林桐在信中將自己的想法一一道來。

探春收到回信後,趕忙差人去請王熙鳳、李紈、寶釵等一起商議。眾人齊聚,圍坐於暖閣之中,暖閣內茶香嫋嫋,氣氛卻透著幾分凝重。探春展開手中的書信,微微皺眉說道:“林姐姐的想法甚好,只是這實施起來,怕是困難重重。且不說派人去江南考察需要不少銀子,就是真的開展新的生意,也需要有得力的人去打理,咱們府裡雖說人多,可真要尋出個能擔此重任,既精明能幹又忠心可靠的,談何容易啊。”

寶釵微微點頭,說道:“探春妹妹所言極是。不過,林妹妹的建議倒是給了我們一些思路。依我之見,不妨先從府內日常事務入手,就說各房的月錢用度,有些明顯是鋪張過度,還有一些節慶時節不必要的奢靡花銷,都可削減下來,這般點滴積攢,聚沙成塔,總能積攢下些銀子。有了銀錢做底氣,再謀長遠之事,也能多幾分勝算,少些後顧之憂。”

眾人商議許久,最終決定,先在賈府內部推行一些細微改革舉措,看看效果。如將各院廚房每日菜品數量從數十道減至十餘道,捨去些繁複且耗時的珍饈佳餚。再細細將府中丫鬟小廝的差事一一梳理,把一些重疊、閑散的差事予以精簡。這些改革措施雖已經很小心謹慎了,但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趙姨娘聽聞要削減廚房的菜品數量,頓時火冒三丈,便開始大鬧起來,她風風火火地跑到探春面前,手指著探春的鼻子,扯著嗓子嚷道:“你這丫頭,可真是出息了!如今當了家,就開始折騰了。這廚房的菜少了,我們這些人的日子還怎麼過?你這是要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啊!”

探春強忍著心中的怒火,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緩緩說道:“姨娘,如今府裡的情況您也清楚,若各處再不加以節制,往後的日子才是真的難過。這削減菜品數量,只是權宜之計,待府裡的情況好轉了,自然會恢複。”

趙姨娘哪裡肯聽,她雙腳一跺,隨即一屁股坐在地上,雙手拍著大腿,扯開嗓子哭鬧起來:“我不管,我只知道如今我的日子不好過了。你這丫頭,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專挑自家人的麻煩,難不成是看我好欺負,要合起夥來整治我不成!”

李紈見狀,趕忙上前勸解道:“姨娘,您先消消氣,犯不著氣壞了身子。探春妹妹也是一心為了賈府好。如今這局面,唯有大家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方能撐過這難關啊。”

在眾人的勸解下,趙姨娘才勉強平息了怒火。經此一事,春心中滿是無奈與感慨,她意識到,這府裡積弊已久,改革舉措,布滿了艱辛與挑戰。

林桐在揚州聽聞賈府內部因為改革措施引發的矛盾。她滿心憂慮,在給探春的回信中寫道:“妹妹,改革之路本就艱難,遇到阻力在所難免。你切不可灰心,務必堅定信念。對於那些反對的聲音,要耐心解釋,讓眾人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倘若有人故意刁難,也不能一味地遷就,當斷則斷,必要時需採取強硬措施。”

這日,探春正與李紈、寶釵、王熙鳳在棲梧館商議事務。館內燭火搖曳,映照著三人略顯凝重的面龐。事務繁雜,諸多難題如亂麻交織,令她們幾個頗感疲憊。此時,小廝匆匆來報,遞上一封書信。探春接過信件,看見信封上熟悉的字跡,知是林桐所寄。待小廝退下後,她輕輕展開信紙,看見那熟悉且娟秀的字跡,心中湧出一股暖流。林桐信中的話如同一劑強心針,讓她原本有些疲憊和迷茫的心瞬間充滿力量。“林姐姐所言極是,我怎能輕易放棄。”探春輕聲自語,眼神中重新煥發出堅定的光芒。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可卿那場奢華至極、轟動京城的葬禮漸漸被歲月塵封。但它所波及的影響,卻在賈府中持續發酵。林桐在揚州的這段時日,與賈府姐妹們的書信往來愈發頻繁,她們在信中毫無保留地分享著彼此心底最真摯的想法和見解,共同為賈府的未來努力著。而北靜王水溶的出現,也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林桐對賈府的未來,又多了一份期待和擔憂。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印第安人要逆天 我家王爺真穩健! 夫子很閒 心有所屠 吾乃大皇帝 十國帝王 明國萬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