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侍父,林家業穩
榮國府內賈政笞子之事,雖已過去些許時日,但依舊彌漫著壓抑氣息,久久難以消散,林桐自入府以來,一心牽系賈府變革之事,正欲大展身手時,怎奈命運的轉折卻在不經意間悄然降臨。
一日,一封加急書信快馬加鞭從揚州飛至榮國府。彼時,林桐正在房中閑坐,手中捧著一卷詩書,卻因心緒不寧,久久未能看進去一個字。聽聞有揚州來的書信,她心中莫名一緊,起身接過信件拆開,只見上面字跡潦草淩亂,寥寥數語,卻如一道晴天霹靂,擊中了她,她臉色瞬間變得慘白,身形也晃了幾晃 — 父親林如海病重,命在旦夕。
剎那間,林桐只覺天旋地轉,手中的信件滑落在地。她心急如焚,眼眶瞬間紅了起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在這陌生的時代,父親是她唯一的依靠,她怎能不急?
林桐強忍著內心的悲痛,匆忙去找賈母商議。見到賈母後,林桐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撲通” 一聲跪在賈母面前,泣不成聲地說:“外祖母,大事不好了,我父親病重,情況危急,孫女兒懇請外祖母準許我回揚州探望父親。”
賈母見林桐如此悲痛,心中也是一陣揪痛,趕忙伸手扶起林桐,心疼地說道:“好孩子,快些起來,莫要這般傷心,仔細哭壞了身子。你父親病重,這是大事,外祖母自然不會阻攔你。只是這路途遙遠,你孤身一人前去,外祖母實在放心不下。”
林桐抬起滿是淚痕的臉,哽咽著說:“外祖母,孫女不怕路途艱辛,只想快些回到父親身邊。”賈母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黛玉,你莫要著急。外祖母這就安排你璉二表哥陪你一同回揚州。有他一路照應,我也能放心些。”林桐聽了,心中滿是感激,又重重地向賈母磕頭謝恩:“多謝外祖母,外祖母的大恩大德,孫女沒齒難忘。”
賈璉得知此事後,絲毫不敢耽擱,立刻著手安排行程。幾日後,一切準備妥當。啟程那日,天空晦暗如墨,濃重的鉛雲層層堆疊,彷彿要將整個榮國府壓垮一般。林桐坐在院中,抬眸望向天際,心頭亦是沉甸甸的,仿若被巨石所壓,直覺此番路途恐多波折。
林桐身著一襲素色衣衫,衣角隨著江風輕輕擺動,愈發襯得她身形單薄。她神色凝重,神色間滿是焦慮與擔憂。在賈璉的陪同下,她登上了早已備好的船隻。船緩緩駛離碼頭,攪起層層水花。林桐靜靜地站在船頭,望著漸漸遠去的榮國府,心中五味雜陳。此刻,她無暇顧及賈府未來的困境,滿心只有對父親病情的擔憂。
船隻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河水悠悠,卻泛不起林桐心中一絲波瀾。兩岸垂柳依依,農田連綿,偶爾可見三兩村舍錯落其間,煙囪中升起嫋嫋炊煙,這般如詩如畫的美景,在林桐眼中不過是模糊的背景。她的心早已飛到了揚州,飛到了父親的病榻前。一路上,她時而呆坐在船艙內,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時而又起身走到船頭,眺望遠方,期盼著能快點抵達揚州。
數日後,船隻終於抵達了揚州。林桐站在船頭,遠遠便瞧見碼頭上等候的管家。船還未停穩,她便迫不及待地縱身跳上岸,一頭鑽進候在岸邊的馬車,對車夫急切地喊道:“快,快些回府!” 馬車在身後揚起一陣塵土。踏入家門,徑直走向父親的房間,推開門的瞬間,林桐只覺一陣揪心的疼痛。
只見林如海虛弱地躺在榻上,身形消瘦得不成樣子。往日裡,他身姿挺拔如松,舉手投足間盡顯儒雅風度,此刻被病痛折磨得蜷縮在床榻之上。他面龐清瘦,顴骨高高突起,面板因長期的病痛和操勞變得蠟黃,毫無血色。那兩道曾經濃密而英挺的眉毛,如今也因痛苦而緊緊皺在一起。一雙深邃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裡,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只剩下疲憊與虛弱。嘴唇幹裂起皮,呼吸微弱而急促,每一次呼吸都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他的頭發淩亂地散落在枕頭上,幾縷白發格外刺眼。
林桐快步奔向父親的床邊,小心翼翼地握住父親的手,那雙手仿若枯枝,瘦骨嶙峋,讓林桐的心揪得更緊了,眼眶瞬間被酸澀填滿。“父親,女兒回來了。”林桐哽咽著說道,聲音中滿是悲痛與焦急。林如海似有所感,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女兒,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想要開口說話,喉嚨卻似被堵住,只能發出幾聲含混不清、極為微弱的聲音。
林桐心中雖然悲痛萬分,卻也知道此刻悲傷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全力救治父親。她從大夫那裡得知父親患的是脾胃虛弱之症,在現代醫學中,這並非疑難雜症,只要調養得當,康複並非難事。林桐仔細研究了大夫開的藥方,憑藉著腦海中現代醫學的知識,她發現藥方中的幾味藥材和劑量,與現代醫學理念存在偏差。於是,她主動找大夫進行探討,大夫起初對林桐的觀點有些懷疑,但在林桐有理有據的闡述下,漸漸陷入了沉思,最終對藥方進行了一些調整。除此之外,林桐還為父親制定了一份科學的飲食清單。她吩咐廚房,每日務必準備清淡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湯、清蒸魚等。嚴禁油膩、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除了傳統的中醫治療和食療,林桐還嘗試用一些溫和的現代療法來輔助治療。她讓人制作了簡易的熱敷袋,每日清晨和傍晚,準時為父親熱敷腹部,促進腸胃蠕動,緩解父親的不適。她還教父親做一些簡單的深呼吸和伸展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助他早日恢複康健。
在林桐的悉心照料下,林如海的病情逐漸有了起色。他的面色開始變得紅潤起來,精神也有所好轉,能夠坐起身來與林桐交談。林桐看著父親的變化,心中充滿了喜悅,可她心中亦十分清楚,父親的身體還需要長時間的調養才能完全康複。
與此同時,林桐也開始協助父親打理林家的産業。她深知,林家這偌大的産業,是父親一生的心血,也是他們未來生活的保障。林桐與父親極為倚重的管家一道,仔細查閱賬目,瞭解林家産業的運營情況。她發現,林家的産業雖橫跨商貿、田産等諸多領域,看似龐大,實則在管理上藏有不少弊病。賬目方面,諸多收支記錄混亂不堪,字跡潦草不說,還有不少錯漏之處,難以釐清款項的來龍去脈;經營方式上,也顯得陳舊刻板,未能順應如今揚州城愈發繁榮、商道多變的形勢。
針對這些積弊,林桐提出了一些切實合理的建議。她指出,林家鹽業生意長久以來墨守成規,必須革新,要引進新的制鹽工藝,提高鹽的質量和産量。同時,拓展銷售渠道,不僅在本地市場銷售,還可以嘗試將鹽運往其他地區。
至於林家鹽場,她建議採用沿海鹽戶推崇的先進曬鹽技術,合理安排曬鹽時間和鹵水濃度,提高鹽場的生産效率和産量。在管理方面,林桐親自操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財務制度,規範賬目管理,防止貪汙腐敗現象的發生,讓林家生意在正軌上穩健前行。
林如海聽著女兒的建議,眼中滿是贊賞。他原以為女兒深居閨閣,對家族産業不過略知皮毛,卻沒料到,在這短短時日裡,她竟能將各項事務洞察得如此透徹,所提建議更是條理清晰、切實可行。他心中暗自慶幸,有這樣一個聰慧能幹的女兒,真是林家的福氣。
在林桐的努力下,林家那些原本因林如海病重而略顯頹的産業逐漸走上了正軌,經營狀況越來越好。與此同時,林如海經悉心調養,身體也在持續康複,雖說尚未完全恢複往昔康健,卻也能在庭院中閑坐,曬曬太陽,偶爾過問幾句家中瑣事。
賈璉一路風塵僕僕趕回榮國府,眾人見狀,忙圍上來打聽訊息。賈璉神色凝重,將林如海的病情以及林桐在揚州如何管家的情況一五一十告知眾人。
賈母聽聞林如海病重時的驚險情形,眼眶瞬間紅了,憂心忡忡道:“這可如何是好!”當即吩咐下人,多次派人送去問候和珍貴的禮物。
寶玉聽聞林桐回揚州照顧父親,心中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揪住,失魂落魄,時常踱步至靜雅軒,軒內陳設依舊,可沒了林桐的身影,顯得格外冷清。寶玉對著屋內的桌椅、床榻發呆,滿心盼著林桐能早日歸來。
慢慢地,林如海的身體在林桐的精心調養和悉心照料下,已徹底康複。如今的他,再度容光煥發,臉上重新洋溢著自信和儒雅,身姿也恢複了往日的挺拔。林桐長久以來懸著的心,此刻終於落了地。她滿心欣慰,深知這一世,在她的努力下,父親不僅得以平安,林家的財産也得到保全。林黛玉在原著中寄人籬下的悲慘命運,已然被改寫,不複存在。
暮春時節,暖風吹拂,林家府邸內,繁花似錦,蝶舞蜂飛。林如海與林桐並肩立於庭院之中,眼前這片繁華盛景,卻似鏡花水月般虛幻,令二人百感交集。林如海轉過頭,看向女兒,眼中滿是慈愛和驕傲,緩緩開口道:“玉兒,多虧了你,林家方能有這般局面。你不僅救了為父的命,還將林家的産業打理的井井有條。你真是林家的大功臣。”林桐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婉的笑容,輕聲說道:“父親,這都是女兒應該做的,自小父親便教導女兒,如今能為林家出份力,自是分內之事。往後只要父親身體康健,林家繁榮昌盛,女兒便心滿意足了。”
父女二人相視而笑,笑聲在庭院中回蕩。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只要他們齊心協力,林家一定會愈來愈好。而林桐,也將繼續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屬於她和林家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