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棠月
又是一年三月三。
去歲生辰被接進宮裡,即便懵懂,到如今梁棠月也隱約知道了這一路來背後有多少張暗網等著將她吞吃進去,又有多少人在她左右護著,讓她回頭不至深淵,仿若從來都是晴天。
長公主,梁棠月每日每日寫信給她。
趙丹曦走得一如四年前那般,隻身帶著陶穗縱馬離京,唯一不同的,是她有掛心放不下的人在京都,走得並非了無牽掛。
先見了歸京後的蘭渝。
二人話都不多,趙丹曦卻喜歡這人。
她見識過蘭渝救人的手段,在宮中將功勞推給旁人也很能理解,宮裡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金碧輝煌的地獄,蘭渝避開鋒芒是對的。
走歸走,但趙丹曦並不如她表現出來的決絕無情。
“勞你照看我父皇。”趙丹曦誠懇請求。
在常寧宮中的這段時光,蘭渝成為了趙丹曦能說些真心話的朋友,蘭渝大多時候只是在聽,趙丹曦喜歡他的沉默,她不需要回應,只是想找個人聊聊。
眼下將弘文帝託付給他,是知道蘭渝能夠懂她。
“我雖有怨,卻不恨他。”
她人生大部分時光都體驗過了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如何寵她,即便長大後有許多遺憾,但她明白不必恨生養她的父親,是天下如此,他還愛她。
蘭渝看她許久沒說話,隨後道:“何必執意要走?”
“你不是我,不會明白。”趙丹曦笑笑,“生在能握有權力的宮廷帝王家,一個公主有多無力。”
這話叫人聽見是殺頭的罪過,但趙丹曦不怕。
她從未渴望那個位子,卻無法接受因她生來是女人,便成為了低人一頭的公主。
自幼時便被皇帝放養著自由生長的公主,在長大之後看清現實只會比圈養在金屋中的公主更痛苦千倍百倍。
不曾見識過不同的人生,就不會痛苦未曾瞭解的世間。
不論弘文帝的真實意圖如何,趙丹曦度過了騎在馬背上揮舞長鞭的少女時光,因而被天下人扣上“張揚”“跋扈”“盛氣淩人”的帽子。
而站在她對面的,是京都雙君子,是梁紹,是林凇平。
分明拿著一樣的劍,騎著一樣的馬,她趙丹曦為甩起長鞭吃過的苦不少旁人半分。
因她是公主,便只能囂張跋扈。
勇敢無畏這樣的字眼用不到她身上,意氣風發不是她的人生。
她一心尊敬愛重的父親,她以為疼她一如疼皇兄的父親,也不過是為了要將這個女兒嫁與他認為對的男人用以牽制對方。
那面被擊碎的鏡子裡映著趙丹曦碎掉的容顏,在得知這天下的真相之後。
也曾有人給過她無數溫柔,可那不是專給她的,人也早已死了。
玄清觀中很好,在道觀中束起長發聽著誦經聲,看著來來往往期望在神明天君庇佑下得償所願的眾生,趙丹曦好像也得到些許頓悟。
眾生煩惱,不單她一人。
她不會祈求上蒼,但能在親眼看著他人獲得信仰力量的時刻短暫平靜。
她不會嫁給任何人,只會活她自己的。
離宮之後她沒見棠月,只見了林凇平,兩人坐在一處默默無語。
無論已經歷多少雨雪風霜,即便他們都早已不是孩童而成為了直面洶湧的大人,但面對林凇平,趙丹曦仍然如少女時期的她一樣,不肯對林凇平說一句好聽的話,連帶著臉上也沒有半點笑意。
“放心。”終究是林凇平開了口,他說:“有我在。”
剩下的話不必說出口,兩人都知道彼此記掛在心裡的人是誰。
那女孩,總得別像他們一樣痛苦難堪,總要好好長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