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種猜測似乎都有道理,而宿州人不這麼認為。
在宿州人眼中,宣王爺是這世上頂頂好的男子,愛民如子,愛妻如命,宣王妃則更是平易近民,和藹可親。
當年趙敏時為治理宿州蟲害,日日捲起褲腿去日頭下和百姓們一同下地插秧觀察種植情況,王妃就如同尋常百姓家的妻子一樣,乘了車來送飯,鋪塊長布,就與王爺一同坐在田埂上用飯。
這都是宿州百姓親眼看見過的。
趙敏時和程子衿夫妻二人在宿州十數年來名聲口碑沒一樣差的,足夠說明這二人並非只是做做樣子,人能裝幾日,裝不了十幾年時光,若這十幾年都是演給人看的,恐怕這人也早已成了他演的樣子。
從前王妃久未生育,隱隱傳來宣王爺恐怕要納妾的聲音,但又叫人猜錯了,趙敏時不止沒有納妾,身邊幹淨到連個貼身伺候的丫鬟都沒有,對王妃可謂人盡可知的偏寵。
又過了幾年,王妃誕下大女兒趙懿央,六七年後又誕下次女趙幼寧。
照坊間百姓說,如今王妃就差生個小公子,王爺便也無憾了。
但又聽了風聲,王妃生次女早産,傷了根本,小郡主體弱多病,而王妃日後恐怕難再有孕。
人人都嘆一聲氣,想著這下王府中總要再來位娘娘了。
仍然沒有。
趙敏時對兩個女兒疼愛有加,尤其幼寧體弱,對其也更關切,絲毫不見日後可能無子的遺憾。
梁安聽李不為說了幾句,不免想起趙敏時曾在皇宮中對他說的那些話。
【平南將軍年歲尚小,不知有女萬事足是如何美事。】
那時宣王提起妻女說起話來臉上都是溫柔笑意,其後毫不吝嗇誇耀兩位小郡主雪玉可愛。
即便當日不知曉這許多事,梁安也看出他不似作假。
如今聽來細節,更是暗暗吃驚宣王正直可親,上對妻女,下對百姓都是一樣幹淨心思,真是叫人不得不欽佩。
這樣的王爺,想必教不出窮兇極惡的屬下,如今看來,今日所遭受這些為難事,極大可能是這些人擅作主張。
至於原因,梁安想應當是不滿宣王被留在京都,而派了個全不熟悉的趙宴時來宿州。
恐怕對日後也有所擔憂,生怕趙宴時久留宿州,宣王就此調離宿州。
那對宿州百姓而言,無異於天崩地裂的噩耗。
想通這一著,梁安心裡反倒漸漸平息。
他看向趙宴時,宿州由宣王以這樣親和做派治理多年,想必民風不會壞到哪去,尤其今日見過程子衿,也不是能為難人的樣子,日後趙宴時在宿州應當不會被為難。
梁安緩緩松一口氣。
正巧這時春曉回來,她不擅自進屋,先問過守在門外的春子,等他進來通報。
不過一個小丫頭也進退有度,沒有看人眼色行事,更沒有怠慢一二,梁安點點頭,更是滿意幾分。
“瑞王殿下,夜裡王妃府中設下酒席,不過殿下若是乏累婢子差人去王府暫且回絕,改日再去也好。”春曉見禮,脆生生對趙宴時說話,人也規矩,半點不敢抬頭看貴人樣貌。
這些話想必也是王妃一早想到的,春曉先來問過趙宴時的意見。
這事沒有回絕的道理,王妃是好意,但不論其他,單說趙宴時是頭回與長嫂一同用膳也該赴會。
他吩咐備上換洗的衣裳,春曉領了命令去安排。
“一同去?”趙宴時看梁安一眼。
梁安想想,微微搖頭:“若王妃沒特意邀請,我倒不好擅自去府上。”
畢竟他是武將,如今宣王不在,王妃到底是女眷,邀趙宴時去一同用膳已是這位王妃不拘那些繁文縟節了,若梁安也去,實在不像樣子。
他看一眼心不在焉的李不為,道:“我若不去,就由李先生和小春陪你同去。”
李不為沒吱聲,伏山奇怪看他一眼,拿胳膊肘撞他:“小李先生,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