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風起三晉 > 第230章 紅薯

第230章 紅薯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徐光啟伸出大拇指,衷心敬佩道:“窮而不墜其志,真君子也。”

徐光啟本身就喜種田,一直覺得倉廩實而後知禮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吃飽,誰會鋌而走險?楊淩有蓋世武功,偏偏有種田志向,正合自己心意。

至於說什麼清風寨不清風寨,他這兩天算大徹大悟了。官府黑幫蛇鼠一窩,受苦的都是百姓。估計什麼清風寨不過是和漕幫一樣,一幫苦哈哈,逼急了佔個山頭而已。

潘錢面含微笑,暗道君子可欺之以方。那個胡漢三,楊淩都承認是清風寨的了,還處處聽楊淩的,楊淩身份昭然若揭。可徐光啟還懵然不知,可真是書呆子了。

他哪知道徐光啟遭逢大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忽然間就大徹大悟,理解了強權就是真理的道理。打行不過是江湖宵小,江允這樣執法者都退避三舍。自己這個七品官還得受他們欺凌,沒人替自己做主。換做平民百姓,還有活路嗎?

他本以為漕幫和打行都是江湖魁首,潘錢可以居中斡旋一二,哪曾想還是要比誰拳頭硬。虧得楊淩適逢其會,才解了危難。

楊淩有江湖背景,他已經不反感了。沒點兒後臺靠山,這個年頭種地怕也不得安生。

楊淩誠摯對徐光啟道:“小侄早聽說過徐大人農科學識天下無雙,一心求教,才先到京師,又追到天津。”

徐光啟很是詫異:“我種地幾乎成了官場笑柄,怎麼會有什麼好名聲?你從哪裡聽來?”

楊淩道:“大人做過《甘薯疏》吧?甘薯好像又有人叫地瓜的,很是高產。我偶爾得聞,覺得能推廣這種作物,天下還哪有饑民?”

徐光啟嘆口氣,搖頭道:“看來是哪個友人說出去的。這《甘薯疏》成書數年都沒付印,難得你有這份眼光,能識得此物好處。”

楊淩道:“此物既然有如此好處,大人又如此倡導,為什麼不見幾人種植?”

徐光啟道:“讀書人不種地,種地人不讀書。我書就算發行一千一萬冊,也都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讀書人看了,又有什麼用?”

冬青這時插口道:“徐伯伯,我就不明白了,你們把那個甘薯什麼的說得那麼好,百姓也識得好歹,為什麼不種?”

徐光啟嘆口氣道:“誒,咱們章朝重農輕商,百姓如果種了甘薯,這物不耐儲存,天天吃又傷胃口。一時吃不了賣給誰去?官府收稅要的是銀子,土地出產賣不出銀子,誰去種這個?楊淩,難不成你想要種甘薯?”

楊淩道:“小侄得到河邊兩千畝薄地,是當年軍屯留下的。只因沙性太大,軍屯回不了本,地方上也無人租種。機緣巧合下,小侄得到一種叫做土豆的作物,就想種這種作物。”

徐光啟分析道:“砂性土壤種土豆也可。咱們大章朝最近從洋人處傳進了多種作物,以甘薯、土豆、玉米為好。土豆和玉米需要地力,肥料還要跟上,不然不算高產。只有這甘薯養地,才是沙土地一等一好選擇。只是我沒見過你這片地,因地制宜這句話可不是說說就行的,真得實際看看。”

楊淩說出了自己的苦惱:“如果只是兩千畝地我還不敢煩請先生。其實沿河岸數里長都是這樣沒開墾的荒地,一萬畝兩萬畝也有,我正著人墾荒。只是大人您說種甘薯,種子就不好找。就算找到了種子,這個作物種植也需要技術,這就難了。”

徐光啟笑道:“巧了,我今年八百畝旱田都種的是甘薯,你就是真有一萬多畝地,也儘夠種得。只是萬畝地片量大了,產出的甘薯吃不了賣不出怎麼處理?我去年種得少,地窖還裝得下,今年種多了,正愁留作種子以外的甘薯怎麼賣掉呢。”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