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知道不送徐驥回來自己也走不掉。爽快地安排林虎放人。
林虎騎了一匹快馬匆匆去了。
林虎帶著拉徐驥的馬車奔回來的時候,漕幫津字堂堂主張大順,已經帶著二三百人聚在徐光啟門前。打行也從各處聚過來一百來人,遠遠的站在一邊。
徐驥沒受什麼苦楚,父子見面,都有些激動。
潘錢對李聰道:“漕幫和打行的事,我和鄭三虎擇日再談。李堂主請回吧。”
漕幫今天是吃了虧,可是今天事估計也讓李聰明白了,漕幫底蘊深厚,不是打行說欺侮就欺侮的。真逼急了,魚死網破誰也不得好。
李聰掏出一張銀票,道:“這裡有區區一千兩銀子,給漕幫兄弟治傷。咱們後會有期。”
潘錢也不客氣,馬上收了銀票。這不是銀子,是面子。
李聰帶著打行一干人,連同受傷的一起離開了。
張大順見沒了外人,才上前行禮道:“幫主,屬下保護不周,還請責罰。”
潘錢把銀票遞給張大順道:“事發突然,也不怪你。這一千兩銀子你給受傷的弟兄發下去。”
張大順忙道:“都不是金貴身子,用不了這樣多。”
潘錢道:“多的請大家吃酒。”
張大順行禮道:“謝幫主。”
徐光啟把眾人請進屋,請楊淩上坐。
今天事全賴楊淩出力,徐光啟發自內心感激。
只是楊淩堅決不肯上坐,最後只能分賓主落座。
等徐驥親自上了茶,徐光啟才對楊淩道:“大恩不言謝,聽那個李聰說,楊兄弟你們好像開山立櫃?”
楊淩道:“您是長輩,能把我當晚輩已經高興萬分了。至於什麼開山立櫃,江湖人說話多有不實,可別當真。我離開大通寺後,真的是在新襄種地為生。”
楊淩深知官場人很忌諱接觸扯旗造反的,自己一直遊離在清風寨外,就是怕以後結交官場人物有麻煩。
潘錢道:“那胡兄弟是在清風寨落腳吧?”
楊淩道:“也不瞞潘幫主,胡漢三確是帶著大通寺武院一些兄弟受形勢所迫,落腳在清風寨。這次是到新襄看我,臨時跟了來。不過我只一心想多種出一些糧食,多活一些百姓性命。所以才甘心情願做個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