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撓了撓腦袋,自己後世讀過人家的書,是不是該給人家點兒稿費呢?
他馬上開動了歪腦筋。
徐光啟在農學上的造詣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巔峰。如果把徐光啟忽悠到新襄,自己還愁什麼植物搞不定啊。
楊淩急問道:“這麼說徐光啟現在就在京師?”
“這我就不知道了,你想找這個人?人家好歹是七品京官,你一介白丁,還是歇歇死了這條心吧,人家都未必見你。”
死了這條心?那哪成。就衝地瓜的面子上自己也得去找徐光啟。
地瓜種起來比土豆複雜多了,需要壓秧什麼的。偏偏他沒種過地瓜,找來徐光啟這個大師傅比誰不強?
更何況徐光啟找到了,距離找到地瓜還遠嗎?
君子可欺之以方。自己還真不信了,只要投其所好,還忽悠不來一個搞學問的徐光啟?新襄小不怕,水淺一樣養大魚,就看水平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博文看楊淩雄心勃勃的樣子,也不忍太打擊這個晚輩。不過轉而一想,這個傢伙很有些道行,說不定真能心想事成,還真不能小覷。
楊淩忽然想起一個事:“種子的事我再想辦法,荒是必須開的。只是不知道縣裡對外來人口有限制嗎?”
楊淩知道大章朝是有人口登記制度的,別一腔熱情發現行不通,那就麻煩了。
“咱大章朝早年間是有限制。現在兵荒馬亂的,逃荒的一年比一年多,還哪控制得了?只要你僱的人不出人命關天的大事,咱新襄是沒人管的。大不了縣裡做個流民備案,我就能辦這個事,用不著求別人。”
楊淩如釋重負:“那就好,人就不愁了。只是我還想求大爺一件事。”
楊博文不悅道:“和大爺說話你還藏頭夾尾?你是楊家子孫最有出息的一個,大爺儘量幫襯你,走多遠就看你自己能耐了。”
“我想請大爺給我張羅木匠瓦匠,蓋一間連一間的趟房,每一間都盤上火炕,每間要能住十個人的。”
“你要蓋幾間?”
“先蓋一百間吧。”
“啥?蓋一百間?”楊博文覺得聽錯了。
楊淩興奮道:“就在烏龍崗下我那地旁邊,先蓋上一百間,能住一千口人的。再蓋上廚房茅廁牲口圈什麼的。對了,再起一圈土牆。院子要大,我親自去選址設計。”
楊博文吃了一驚:楊淩這是要從哪裡弄來一千個人?就算他是人販子,手筆也有些大吧?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