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風起三晉 > 第185章 手筆有些大

第185章 手筆有些大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念力成神 逍遙少年郎 絕代妖孽兵王 明朝大紅人 三國之出將入相 四顧首 魔獸要塞 紅樓之涵師兄來也

楊淩現在一想回龍崗下面,沿著河道綿綿一片,那可真是好大的空場。軍屯那兩千畝地,只不過佔了一個角落。

萬惡的跑馬圈地的權利自己也有了,是不是在罪惡的路上狂奔了?

“好吧,我承認我墮落了,我怎麼居然會喜歡這種感覺?”楊淩對自己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結果不太好,真有些對自己文明青年身份痛心疾首了。

楊博文見楊淩面色陰晴不定,也搞不清他什麼打算。不過還是本著長輩對晚輩負責的態度提醒道:“楊淩,就算那有一萬畝地,你去哪僱那麼多人手開荒?想開荒今年就得著手,沒有五百人,你根本支不開套。這還沒說需要許多牲口犁具,縣裡許你那些你如果大幹還是不夠。如果等莊戶人家忙完了,就得十月。那時開始天冷了,凍手凍腳的,人畜都施展不開,荒你也就甭打算開了。再說,這開支也不是小數目。”

“有開荒的機會就不能浪費了。錢我有,人我也有。牲口犁具我再想辦法。”

楊淩還真不愁人。清風寨本來就有三四百種地的人,大不了把他們先拉過來。人不夠也不要緊,可以一個營一個營輪流調過來幹活。牲口不夠用先用人翻地,沒辦法,誰讓咱就是不缺人,想低調實力不允許啊。

楊博文道:“還有一件事,不知道土豆一畝地需要多少斤種子?一萬畝地就算你開墾出來了,你有那麼多種子嗎?”

楊淩一愣,別說,他還真沒想那麼多。

他父母都是農民,自己家園子裡年年種土豆,整個流程還真沒他不熟悉的。

後世楊淩小時候化肥緊張,一畝地好像是一百多斤種子。後來化肥充足了,就開始密植,種子也就變成二百斤,三百斤,四百斤,反正是越種越密。

這個時代沒有化肥,種得太密是不行的。反正土地成本很低,那就算一畝地一百斤種子吧。這樣算起來一萬畝地就需要一百萬斤土豆種子。

農莊原來種了三百畝土豆,畝產一千多斤,差不多有五十萬斤收成。再扣除壞掉的,個頭小不適合做種子的,估計也就能種四五千畝。

好不容易有了一片白來的土地總不能閒置了,這地種不了別的莊稼種什麼呢?

楊淩立刻想起了和土豆並駕齊驅的地瓜,也就是紅薯。

土豆進入中國的時間說不準,地瓜是有明確的歷史記錄的。《農政全書》記載:萬曆十年,也就是1582年,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將紅薯引入廣東。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又從呂宋攜帶種子回中國,從此這種高產作物傳到大江南北。

楊淩後世雖然不學無術,可是徐光啟的《甘薯疏序》入選過課本,他這個吃貨別的記不住,凡是有關吃的東西都感興趣,自然知道甘薯引入中國的過程。

現在已經是萬曆四十四年了,三十多年過去,不知晉省有沒有地瓜呢?這可得問問。

楊淩比了一下道:“大爺,土豆您見到了,您見沒見過這麼大,就是比土豆長大一些,也生長在土裡,名字叫紅薯或者地瓜的作物嗎?”

楊博文搖了搖頭道:“冬瓜南瓜西瓜倭瓜什麼的我見過,你說的地瓜可沒見過。”

楊淩再次核對道:“就是土裡生長的,生吃起來甜甜脆脆,煮熟了吃很面很軟的東西。”

楊博文仔細回想,還是搖頭道:“真沒聽說。”

楊淩皺眉道:“那徐光啟這個人您聽說過吧?”

“這個人倒是有耳聞。聽說此人學貫中西,雖然中了進士也仕途不如意,可在農學歷法上頗有造詣。經常遊走京師,求貴人幫他出書立說的。可是這個年頭這樣農書誰買?明擺著虧本的買賣,哪有人幫他?前些天一次接待京官的酒宴上,我僥倖敬陪末座,那不過是一個從七品翰林學士,也一臉瞧不起這個人,是當成讀書人恥辱來說的。”

我靠,徐光啟啊,偶像級人物混得這麼慘?看來真正搞學問的只能寄希望於流芳百世了,想活著時候受人尊崇挺難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