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遠眼看正常渠道挖不走楊淩,就心生一計。他給姚橫這個得意弟子寫信,說了楊淩的隱藏身份,希望姚橫把楊淩弄到軍中。
少年人誰沒有建功立業的夢想?等楊淩到了軍中,再找機會把他勸到少林寺,這樣走個迂迴路線,就感覺容易很多。
哪曾想姚橫就是一個有反骨的傢伙,屬於吃裡扒外型別,對教導他武藝的少林寺並不感恩。
他在少林寺,就覺得這些高僧沒個高僧樣,咋瞧咋彆扭。
到了軍隊又覺得軍隊一片黑暗,一肚子怨氣,最終真的反了出來。
不過他對這個什麼楊淩可就上了心,總想會一會,今天天從人願了。
這一次公費旅遊,他選擇了五臺山。一方面是因為他對寺廟印象不好,覺得貪得無厭,斂財成性,打算來個趁火打劫。另一方面也想見見這個楊淩,看看是不是真有那羅王轉世這樣神奇的事。
姚橫今年二十九歲,正是體力最巔峰狀態,和楊淩一搭手,就覺得不好。
他催發了吃奶的力氣,臉憋得通紅,哪曾想楊淩面色如常,力氣如長江大河一般無止無休,也不知道極限在哪裡。
姚橫知道楊淩這是留了手,不然自己早敗了。他想叫停,可是力量已經繃住了,他先撤勁兒,恐怕就會被壓趴下。不撤又抵不住。
也是福至心靈,他忽然醒悟了自己沒餘力控制不了,楊淩有餘力。那自己慢慢減力吧。
果然他減一分,楊淩也隨著減一分,就這樣,姚橫終於緩出手,和楊淩輕輕鬆鬆分開了。
姚橫一挑大指,由衷讚道:“楊淩你果然好力氣。可惜我不在邊軍,不然把你收過去,戰場就是你成名之地。”
姚橫可不是謬讚。戰場上所有名將,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力氣大。衝鋒陷陣的將領往往身披重甲,一副甲重量就在六十斤左右。再扣一頂十斤八斤的頭盔,再拿一把幾十斤的武器,一身行套上百斤。
普通人不要說穿這身去打仗,恐怕走路都費勁。更不要說戰爭一開始,打個半天不休息很正常。
所以說一力降十會,在戰場上什麼技巧都必須建立在力量基礎上。姚橫自然是不吝誇獎。
楊淩趕緊謙虛幾句,他覺得和平曙光臨近了,就趁機懇求道:“姚將軍能不能念在師出少林一脈,放過大通寺。”
姚橫搖頭道:“楊淩,公是公私是私,就算我今天兵圍的是少林,也不能輕輕放過。你不知道這幫和尚變著法劃拉錢,都肥得很。這樣吧,看你的面子,就讓大通寺給我十萬兩白銀,我就此放過,少一兩都不行。你也不要再說,你說我要的又不是你家銀子,你心疼個什麼勁兒。”
楊淩道:“我來時方丈曾說,大通寺可以拿一萬兩銀子,換你們退兵。”
姚橫不屑道:“那臭和尚糊弄鬼糊弄慣了,真當咱們好說話?你現在回去,一炷香時間不答應,我就攻打大通寺。破寺後先幫那方丈解脫臭皮囊,再把其他和尚也超度了。”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