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這經文只短短二百六十字,楊淩後世就對裡面許多字句熟悉,很快就背了下來。
行空讓楊淩反覆背誦無誤了,又逐字逐句解釋一番。見楊淩領悟了,才點頭道:“以後每天要誦經一遍,記得了?”
楊淩道:“記得了。”
行空揮手道:“你去吧。”
楊淩愣住了。
怎麼這就算審訊完畢?就不問問作案細節啥的?我可編好了許多瞎話,還和眾人串了口供的。你這就不問了,我的準備工作不是都白做了?
不過轉念一想,行空是有道高僧,你做的亂碼七糟事有辱清聽,人家犯不著壞了心境。
怎麼教育你,人家不是傳了你佛經嗎?
至於怎麼懲罰你自作主張不聽話,如果每日誦經你覺得是受益就是受益,你覺得是懲罰就是懲罰。這才是高僧做派呢。
拿個笤帚頭,追打一圈,那當媽做的事,不是高僧。
這樣一想,楊淩也就釋然,感覺和高僧對話,就是不累。
不對啊,這一晃一個多小時了,又是背誦又是講解,比審訊麻煩多了。
反正楊淩去了一片心病,走出方丈室,神清氣爽。
暗道難怪是一方高僧,知道武僧們都安好,缺了幾十人也就不問了,這才是輕輕放下呢。
至於誰告的密,楊淩才不會查問。
武僧裡自然有可能出告密者,掃地僧就不可能了?知客僧就不可能了?食堂管理員就不可能了?自己怎麼覺得連二胖子那大嘴巴都可能說出去呢?雖然二胖子見不到方丈,但是聽了二胖子話的可以轉述嘛。
算了,做了就不怕說,怕說就不做。
只是很快永嚴就找上門,查問胡漢三這些人去向。楊淩只說追殺一夥殘害百姓的土匪,不日就歸。
永嚴見楊淩並沒有惶恐慌張之色,也就不問了。別的僧人不可犯殺戒,不包括這些俗家弟子。他都指揮僧人練槍陣,總不是練著玩的。有點社會實踐也行。不是方丈差遣,他都懶得過問。尤其不見的是胡漢三,他更覺得清靜。
武院一切重回正軌,只是缺了胡漢三等人,副職啟用,擔當起訓練任務。
轉眼二十多天過去,天已經漸熱了。楊淩到後山育了辣椒苗,又拿了許多辣椒籽和紅辣椒,安排羅天厚幾人主持訓練事宜,帶著幾個參與其事的武僧出了門。
他們帶了乾糧,一天急行軍二百多里,晚上就到了清風寨。
當晚又是一番接風洗塵,痛快淋漓的喝了一通酒。
楊淩看眾人喝得盡興,就拉了楊貴問道:“四海鏢局有沒有請來援兵?”
楊貴答道:“不曾。黃三霸以前正經做過幾起大案子,不然也不會調集兩千官兵來攻打山寨。清風寨惡名早傳出去了,黑白兩道,等閒誰來找咱們麻煩?”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