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是比人還要高的大熔爐,其實,設計的矮小一點也可以,很多冶鐵小作坊的熔爐就很小巧,不過,熔爐越大越厚,所能冶煉的鐵礦石數量越多,產品的質量也越好。
對於產量來說,小熔爐數量多一些也能彌補產量的不足,但在冶煉質量方面,小熔爐遠不如高大的熔爐好用,又高又大的熔爐,可以獲得更高的溫度,而這些是小熔爐所不具備的,所以,冶煉的產品質量自然要次一點。
太過於矮小的熔爐,爐子的厚度肯定不會很大,這樣對於內部的溫度上升自然是不利的,而高大的熔爐,就可以把爐子的壁厚做的更厚實一些,這樣,熱量更加不容易散發,全部都集聚在爐子之中,冶煉的效果自然更好一些。
當然了,要想增加火候,光靠熔爐壁厚的保暖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增加火力,而增加火力的最好辦法,並不是多塞燃料,而是要增加氧氣,也就是所謂的鼓風,把更多的風鼓入熔爐,可以讓熔爐內部的火頭變得更大,內部的爐溫自然也就更高了。
而把空氣更多的鼓入熔爐,最好用的辦法,就是使用風箱這種工具,這種工具在大唐之前的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人使用了,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具了,對於製作風箱,當地人也是會的,畢竟,原理也太簡單了,當地的鐵匠在修理農具的時候,也是需要風箱加大火力,然後才能把農具燒紅,並進行修理。
據說最早使用於強制鼓風的器具為扇和吹管,古埃及金匠曾經使用帶陶風嘴的吹管,印加人有時以十餘根銅管同時吹煉。稍後,發明了以獸皮製作的鼓風皮囊,囊的兩端分設風管和由操作者控的活塞進風口。此種簡陋的鼓風器在近代仍然被一些地區採用,進風時,操作者用繩索拽起皮囊,隨後踩下,將風鼓入煉爐內,每爐配備鼓風器四具,兩人相向操作。
風箱是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小發明,形狀是方形的,屬於長方形箱子,箱子的兩端各有一個進氣口,用手將長方形箱子拉出時,空氣從遠端被吸進來,當它被推進時,空氣則從近側被吸進來。在向裡和向外的兩個過程中,空氣被吸進箱內,而在這兩種情況下被壓縮部分的空氣被推進到一側室中,並在那裡透過排氣口被排出去,它不僅能鼓風,也能噴射液體。
自古以來,不但冶煉行業需要使用風箱,就算是普通老百姓的家裡,也有使用風箱的,因為使用風箱之後,家裡的灶火會燒的更旺,對於做飯是大有裨益的,使用是非常頻繁的。
因為這裡本身就有風箱,所以,風箱是不需要現做的,直接用舊的就行了,而李安設計的風箱自然更加的先進,不過,越是先進的風箱,製作的時候就越是耗費時間,因為急著冶煉,所以,他們把鐵匠鋪的風箱給搬了過來。
不管是好風箱,還是普通的風箱,只要能用就好,能用的風箱就是好風箱,為了增加鼓風的效果,他們幾乎把所有能找到的風箱全部都給拿來了,這樣多個風箱一起鼓風,效果自然會更好。
木炭很快就被點燃了,鐵礦石和助溶劑石灰石也放入了熔爐之中,由於熔爐太高大,所以,在熔爐的旁邊設計了一個帶梯子的高臺,以方便講原材料放入熔爐之中。
因為木炭的火焰太小,幾名壯漢拉動風箱,頓時,木炭的小火焰一下子就飛起來了,火焰的高度增加了很多倍,爐膛內的溫度也上升了很多倍。
接下來就是比較枯燥的冶煉過程了,不停的拉動風箱,時不時的放入合格的木炭,只要如此維持下去,熔爐內的鐵礦石是一定會被冶煉成鐵水,這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這個冶煉過程所需要的時間肯定比較長,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
而李安也能利用這段時間,對這些姜姓族人進行一些基礎的培訓,並指導他們進行工坊的建設。
工坊的土地平整工作,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凡是高出來的部分,全都是堅硬的石頭,而不是鬆軟的泥土,所以,清理的時候非常的費勁,也正是因為這裡的石頭太多了,所以,才沒有在這裡種植莊稼,到處都是石頭,根本就沒法種植莊稼,較為平整的地方也有不少石頭,也同樣有不少石丘,而這些石丘也是必須要清理的,否則,幹活的人會很容易被絆倒,從而導致受傷情況的發生。
房屋和更多熔爐正在建設之中,這些工作與平整土地是同時進行的,這樣才不會導致窩工情況的發生,便於快速將所有工作全部做完。
因為地面的石頭太多了,所以,建設房屋的時候很費勁,在挖地基的時候,要使用鑿子才行,儘管搭建的都是比較簡易的房屋,但為了房屋的堅固耐用,必要挖地基,將木頭柱子放入地基之中,這樣搭建的房子才足夠的結實,要是全部放在上面,一旦遇到大風天氣,這些房屋很有可能全部被吹跑,對於如何建設堅固耐用的房屋,當地的百姓是很有經驗的,他們瞭解自己所住區域的氣候特點,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大風,有多大的風力,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建設,確保建設的房屋不會被大風吹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要想快速建設房屋,最好的用料自然就是木料了,採用木料建設的房屋,可以極大的節約建設的時間,畢竟,木料很輕的,原料來源也足夠充足,幾根木柱子立好之後,頂部再用木頭架子搭好,再在頂部鋪設茅草和黏土,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座比較簡易的房子了,而若是建造石頭的堅固房子,那就太耗費時間了,一間房子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建造完成。
這些石頭的永久房子,以後是肯定會建設的,但現在急需很多房舍,所以,只能先建木頭的房子,石頭和磚頭等原材料正在準備之中,待準備充足了之後,肯定要建設堅固的房子。
此處最多的資源是石頭和木頭,因為是山區,漫山遍野都是石頭和樹木,這兩種資源多的不得了,黏土也有不少,至少,是足夠使用的,石灰石只有一座山擁有,但量比較大,當地百姓建造房屋和石頭城的時候,用的就是石頭和石灰石,石頭作為基礎,而石灰石建工之後可以得到石灰,用石灰粘合石頭,可以讓城牆更加的堅固,建造的房子還能有防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