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不遺憾 >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念力成神

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顧家疼老婆的好男人,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尤其是博得女子的好感。

李黛兒聞言,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他突然感覺自己的要求似乎過分了,自己的恩公救了自己,而自己卻要讓他做出為難的選擇,這豈不是破壞別人的家庭麼,雖說大唐是有納妾制的,可若是原配夫人不同意,那也是挺麻煩的。

“恩公,是黛兒唐突了,恩公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沒有之一。”

李黛兒莞爾一笑,從李安的身上爬起來,然後繼續圍著李安跳舞,只是跳了一陣子之後,便停下了,然後非常高興的甜笑著向李安行禮。

“恩公在上,再受奴家一拜。”

李黛兒繼續行禮之後,便轉身離開了房間,臨出門的時候還不忘回頭像李安微微一笑,眼神頗為複雜。

這個複雜的眼神之中,既有高興,滿意,也有尊敬,敬仰,同時,還有一絲絲的遺憾,總之,李黛兒的心裡是複雜的,難以用言語來形容,或許離開之後,她會找個沒人的地方哭泣一場吧!

“好可愛的一個小娘子,真是有趣。”

李安嘴角微微一笑,突然感覺肚子有點餓了,於是起身出門,準備去外面找個好點的美食充飢,儘管春光樓也有美味,不過,李安在屋裡有些悶得慌,還是去外面吃有意思。

李黛兒小娘子是笑著跑出李安房間的,所有人都看見了,所以,也沒有人在意,可當她跑到自己的房間的時候,眼淚卻止不住的流了出來,哭的是嘩嘩的,似乎特別的傷心,可到底為什麼傷心呢?或許她自己也搞不清楚,總之,就是莫名其妙的想哭,哭的莫名其妙,連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哭泣,還哭的這麼稀里嘩啦。

哭了一陣子之後,李黛兒又笑了,笑的非常的難以控制,笑過之後又哭,然後繼續笑,繼續哭,似乎不太好控制自己的情緒,直到小半個時辰之後才初步控制住。

而就算不哭不笑,李黛兒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靜,她還從未有過這種感情,一種讓她自己無法控制的感情。

引起這種感情的原因,就是因為她今日遇到了李安,活了這麼多年,她也算是見多識廣,見識過無數的男子,但能夠讓他如此動心的,如此情緒難以平靜的,就只有李安一個了。

李安為何有如此出眾的魅力,讓李黛兒情緒難以控制,估計去問李安自己,李安也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就是帥氣一點,多金一點,能力強一點麼,也不該讓一個女子如此情緒波動啊!

既然李安給不出答案,李黛兒就更加給不出答案了,她也搞不清為何一想到李安就難以平靜自己的情緒,一會哭一會笑的,似乎每時每刻腦子裡想的都是李安,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了,似乎任何事情都要靠後,而只有李安是她必須要放在心上的。

感情的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就是如此的讓人難以理解,也就是見一面這麼簡單,居然被影響到如此之深的地步。

這也許就叫一見鍾情吧!而且,還是有緣無分的一見鍾情,這個就非常讓人痛苦了,相忘於江湖,多麼殘忍的事實啊!

別說見一面了,在後世就算沒有見面,只是透過電視螢幕看到一個人,都很有可能被吸引住,從而造就了數量龐大的追星族群體,這些人為了某個喜歡的明顯,甚至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切,為了能見偶像一面,情願花費非常高昂的金錢,甚至還夢想有一天能夠嫁給明顯,簡直是魔障了。

僅僅透過一個螢幕,在並不十分了解一個人的情況下,居然能全身心的喜歡上這個人,這就是粉絲的情感,也是一種不滿足於現實的情感。

因為螢幕上放映的主角,那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人物的長相也都是經過最佳化的,把一個人所有美好的一面都展現出來了,而對於這個人不好的一面,那就全部被隱藏起來了,經過如此細緻的藝術加工,很容易塑造出一個非常完美,非常讓人著迷的美好形象,從而會有一群熱烈的粉絲在後面追捧。

後世的偶像都是經過專業塑造的,而李安確是貨真價實的,至少比那些小鮮肉要強的多,讓李黛兒難以自持也實屬正常。

這邊李黛兒滿腦子都是李安,而李安這邊確是早就把李黛兒給忘了,不是故意忘的,而是李安要去找好吃的美味,正忙著詢問路人,問問哪裡有好吃的早點。

“前方不遠就有一家鍋盔店,那味道老正宗了。”

一名路人好心的告訴李安。

“多謝。”

李安點了點頭,邁步向前方走去,很快就到了鍋盔店鋪。

這裡的生意確實不錯,居然還排著隊,要想買到鍋盔,還需要等候一段時間,這樣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吃到新鮮出爐的鍋盔。

問了旁邊的路人,李安了解到,這個鍋盔是蜀中的特產,不過,也是有爭議的,因為京城一帶也有鍋盔,也說是本地特產,雖然都是鍋盔,但外形大小是有一點區別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據說,商周時期就已經有鍋盔了,當時叫文王鍋盔,這似乎證明鍋盔並不是蜀中發明的,而是關中一帶發明的,蜀中只是偷學了技術,然後就佔為己有了。

秦朝的時候,人們製作鍋盔,個兒大餅厚、瓷實,據說鍋盔最初不叫鍋盔,因其外形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餅。

當時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的墩餅,一個都有五六斤重,一個墩餅的直徑大約在六十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十五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攜帶方式也很獨特,兩個墩餅為一組,在每個墩餅上鑽兩個眼兒,用牛皮繩繫好,前胸、後胸各搭一個,如同民間過去常用的褡褳一般。

這一特殊的攜帶方式在突遇作戰時,墩餅竟成了極好的單兵護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難得的是,敵軍射過來的箭,紮在墩餅上,被秦軍士兵拔出來後,又可用來射殺敵軍。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後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麵盔甲。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後世,從未中斷過。

據說秦軍能力克群雄統一六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原因外,鍋盔作為戰士的主要乾糧,也有著突出貢獻,鍋盔的保質期比較長,適合長時間存放和攜帶,不容易變質腐爛,適合長距離作戰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軍隊所使用的壓縮乾糧媲美。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