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在古代的時候,這些部長都不是很值錢,所以,禮部長官一直不太受重視,就連後世的影視劇之中,也更多的是表現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這些,禮部侍郎很少能夠露臉,簡直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但禮部確實很重要的一個部門,不論是外交,文化,還是教育,都是關係到帝國穩定的基石,禮部的重要性是隱性的,在很多時候可能不是那麼顯眼,但一個帝國若是想要長期穩定,禮物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禮部侍郎相當於是大唐帝國的教育部長,如此,下屬的禮部郎中,則至少是京城的教育局長,官職很大的。
部長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推動京城全面普及教育的重任就落到了禮部郎中的肩上。
要說禮部郎中的官位也不大,是從五品上階,屬於中層幹部,至少在京城這種地方,從五品上階以上的官員是很多的,這個官兒算不了什麼,但在京城教育界,這個官就很大了,可以管很多人,除了國子監這種超級國學單位有更大的國子祭酒管理,其餘的所有教育部門和所有的學堂都要接受禮部郎中的管理,就連這一次在京城推行的普及及教育,也是禮部郎中負責具體實施的,所以,李安若想了解推廣的基本情況,必須要找禮部郎中瞭解情況。
大唐的官員調整頻率很高,很多職位都是會經常更換人員的,禮部郎中自然也不例外,之前的禮部郎中還是一個老頭子,可如今已經變成了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才二十多歲,聽說是韋見素家的親戚。
對於這種比李安官職低,年齡也比李安小的官員,李安可以直接親切的稱呼他為小韋,這個稱呼估計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李安這一次離開傳音學堂,就是要去找小韋,以瞭解京城普及教育學堂進行的如何了,有多少人參與,究竟需要多少學堂,預計的生源到底有多少等等,雖然這些都不歸李安管,可他就是對這個感興趣,關心一下也沒啥錯。
由於李安提出了全面普及教育,也獲得了在京城試點的機會,這下可把禮部給忙壞了,光是負責解釋政策的工作人員都被累啞了一大片,甚至還臨時徵召了一批沒有工作的讀書人,進行簡單的培訓之後上崗來幹這份苦力。
作為禮部郎中的小韋,自然也累的夠嗆,一般的小商人來問情況,自然有下面的人負責打發,可若是國公之類的權貴親自過來看看,他就必須要親自接待了,無論哪一尊大佛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估計朝廷也是考慮到推行全面普及教育太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所以,才把那個年老的禮部郎中給調離了,把年富力強的小韋給調來了,只有年輕的身體,才能扛住更大的壓力,不至於把自己給累死。
這不,小韋剛剛送走一位權貴,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李安就來了。
“李侍郎怎麼來了。”
小韋笑著迎了上來,但看得出來,整個人都憔悴了,一看就是太疲勞了導致的。
“就是隨便過來看看。”
李安開口說道,仔細看向小韋的眼角,接著說道:“小韋啊!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了,看看,黑眼圈都熬出來了。”
“多謝李侍郎關心,這些沒啥,還撐得住。”
小韋笑著說道。
“哎呀!若不是本官提出全面普及教育,你也不會這麼辛苦,心裡是不是在埋怨本官呢?”
李安笑著說道。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