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到底,其實就是金錢社會的悲哀,當所有人都痴迷於金錢的時候,感情也就淡薄了,甚至完全沒有絲毫的感情,這樣的社會是病態的,但這樣的社會也同樣是非常現實的,不會因為你的憤怒而有絲毫的改變。
不論如何,在大唐這個時代,師生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融洽的,在童年的時候,先生總是會打學童,但基本上都是為了教育學童好好學習,學童長大之後學有所成,對師長永遠都是感激的。
另外,自古私塾的生源都不多,很多時候,甚至只教一個人,多的也不過十幾個人,所以,師生之間的熟悉程度是非常高的,感情也自然容易濃厚,師長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教育學生,而若是每年都要教幾百個學生,每年都要接觸新的面孔,那麼,作為老師是肯定記不住每一個學生的,再加上後世的領導階層較多,形式主義非常嚴重,教師有很多很多的副業要做,這些都是要優先於教學任務的,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教學不夠好,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差根本沒啥事,若是上級交代的任務完不成,那就是很嚴重的事情,甚至,這個教師都會被下崗,讓人工作都幹不成。
雖然教師的主要工作應該是教育學生,但在形式主義下,這個是必須要排在最後的,教育學生不是那麼重要,更重要的事情是做好上級交代的各種任務。
教學搞不好沒人會說什麼,後果非常輕,但上級交代的任務完不成,那就是天大的事情,城市文明的所有條款,作為一名教師,是必須要全部背誦的,若是錯一個字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上級交代的扶貧任務,更是必須要完成,哪怕扶貧的物件比教師富裕很多,那也必須要去扶貧,要給人家買生活物資,至於各種亂七八糟的學習任務更是五花八門,都是要優於教學任務完成的。
而大唐這個時代的西席先生什麼額外的任務都沒有,就是一門心思的教育孩童學習,所教的學生也比較少,精力沒有絲毫的分散,幾乎全都撲到教學上了。
趁著距離午飯還有一點時間,李安戴上安全帽,進入了學堂後面的工地,準備視察一下這裡的施工進度。
之前,在大唐的建築工匠,是沒有戴安全帽這個習慣的,也沒有這個財力,但因為沒有這個安全措施,導致的嚴重傷害時有發生,而只要戴上安全帽,這個問題就能夠獲得很好的解決,可以極大的減輕工匠有可能會受到的傷害,並將這個傷害降到最低。
而這個所謂的安全帽,也不是啥高科技,更不是李安發明的,只是李安提出的概念罷了,其實就是西南一帶的藤帽,用一種很細小的藤條編織的帽子,這種帽子由於採用的是藤條這種材料,所以,質量非常的輕便,戴在頭上一點也不沉,另外,藤條的韌性和強度也比較的高,可以很好的保護人的腦袋,讓人不容易受到傷害,編織的縫隙還能夠較好的透氣,從而極大的增加佩戴的舒適性。
這些帽子在西南一帶非常普遍,甚至,有不少人把它當做遮陽的帽子,在京城自然也有這樣的帽子,是西南一帶的人帶過來售賣的,而李安看到這些帽子,覺得完全可以用來做安全帽,於是就花錢購買了很多,讓過來幹活的工匠佩戴這種帽子。
因為質量很輕,佩戴也比較的舒適,所以,工匠們毫無意見的就把這樣的帽子給戴在腦袋上了。
“李侍郎,您怎麼來了,這裡亂糟糟的不安全。”
見李安過來,一名工匠頭頭,連忙跑了過來。
這一次建設大樓,李安給了他們三五倍的工錢,讓他們保質保量大幹快乾,如此報酬,自然讓這些工匠非常的開心,領頭的可以拿到更多,自然就更高興了,所以,他們的情緒都非常的高漲,都不知用什麼詞彙來形容了。
“沒事兒,你們能進的地方,本官也能進,怎麼樣,乾的如何了,能按時完成任務嗎?”
李安開口問道。
“李侍郎放心,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子,工匠也都是最熟練的,一定能夠按時完成任務,主體半個月一定完工,晾曬幾天便可以裝修了。”
李安滿意的點頭道:“能按時最好,但質量問題必須要引起重視,絕對不能為了趕進度而降低建築的質量,絕對不可以。”
“李侍郎放心,不會的,質量問題絕對不會有,我們都是經常幹活兒的人,不會有什麼質量問題的。”
對於這些老工匠,李安自然是有信心的,另外,李安自己對工程也比較瞭解,知道什麼材料的凝固時間是多久。
這一次由於急需教室,所以,李安選擇了最貴的快乾水泥材料,這種水泥材料不需要等待太長時間,施工過後很快就會幹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水泥沒幹就蓋上面一層而引起的建築垮塌情況的出現,若是沒有這種材料,李安也不敢輕易提出半個月幹完主體三層樓。
仔細視察一番之後,李安非常的滿意的點了點頭,房子的建設是完全按照李安的要求建造的,接頭的位置也都經過堅固了,隨便砸開一塊牆體,內部的厚度和材料也符合規定,一看就沒有偷工減料,這一點讓李安頗為滿意。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