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安看來,李傳道之所以能獲得最多的選票,除了年齡之外,與他的顏值有很大的關係,若是長得賊眉鼠眼的,就不那麼容易被人選擇了。
畢竟,這些西席先生之間都還不太熟悉,不太瞭解其餘的人都是什麼品行,儘管有自我介紹環節,但僅僅透過短時間的自我介紹,是不太可能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所能瞭解的也就是一個人的相貌和聲音,還有一些不能確定真假的基本資訊,在這種情況下,長相端正成熟自然更容易讓人信任,而長相賊眉鼠眼的人,就會讓人覺得不可信任,以貌取人雖然有些不太好,可大部分的人都是以貌取人的。
有一句話說的好,始於顏值,敬於才華,久於善良,終於人品,在這其中,第一步就是始於顏值,有了讓人舒適的顏值,是一切的基礎,沒有了這個基礎,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一個良好的長相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實現很多目標的基礎,因為長相不好而影響前途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多,歷史上就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就因為長相太醜陋而沒能獲得提拔,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李安覺得李傳道的長相挑不出什麼毛病,但與自己的顏值相比,還是差了很多的,就算時光倒流,讓年輕的李傳道與李安相比,仍舊有不小的差距,不是李傳道長得不到位,完全就是李安太英俊了。
傳音學堂的兩名司業年紀比李傳道還要小几歲,但看上去比李傳道還老,其中,張育才臉上有一顆很大的黑痣,就是這顆黑痣影響了他的顏值和年齡,若是沒有這個黑痣,他看上去或許就比李傳道要年輕了,但總體來說,他長的也還不錯,韋忠義長得一般,但身影較大,天生就有一種官威,把紫色的官袍往身上一套,就說自己是宰相,都有人會相信。
這三位被推舉出來的領導,代表了傳音學堂的臉面,而他們的顏值是過關的,這一點很重要,至於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要不引起眾怒,把學堂搞的一團糟,他們的地位還是穩定的。
看著從身後走過來的李傳道,李安點頭道:“快是必須的,一個月之內,所有的孩子都要進入這裡學習,帳篷太簡陋,通風也不夠好,還有我們腳下的房子,每一間都太小了,最小的只能容納十名孩童,根本就做不了教室,而這些新蓋的房子就不同了,每一間都足以容納五六十名孩童,若是排的特別緊湊的話,一百人也是勉強可以容下的。”
“哦。”
李傳道嗯了一聲,然後,問道:“李侍郎,這個房子要蓋好多層吧!畢竟,地皮就這麼大,還要容納一千五百個孩子,一層是萬萬不夠的。”
“沒錯,這個樓要蓋上三層的高度,一層十間房,三層有三十間房,一間房子五十人,正好一千五百人,若日後孩童數量有所增加,則相應的給每個教室多加幾套桌椅就行了。”
李安開口說道。
學堂的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過大的學堂雖然能夠容納更多的孩童,但每天上學和放學,很容易引起交通的阻塞,而且,過大的學堂,意味著有很多孩童是來自比較遠的地方,這麼小的孩子,走很遠的路來上學,這本身就不太合適,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各個地方多建設一些學堂,讓孩子們能夠就近入學,這個才是最合理最現實的做法,一兩千人的基礎教育學堂,規模已經足夠大了,規模再大一些的話,那就真的是過大了。
“三層是足夠了,再高就不好爬了,現有的房子都太小太暗了,只有幾間最大的房子適合做教室,那些帳篷就更不用說了,裡面頗為陰暗,還有些潮溼,房子的確很是缺乏,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三層樓給蓋好,這是不是太快了,時間真的能來得及嗎?”
李傳道疑惑的問道。
很顯然,李傳道覺得蓋房子沒有那麼快的,他又不是沒見過蓋房子的,哪有這種逆天的速度,簡直是聞所未聞,不過,看著後面建築拔地而起的速度,他似乎又有些相信了,不過,他馬上又有了新的擔憂。
“李侍郎,這房子蓋的這麼快,質量能有保障嗎?”
李傳道蹙著眉頭說道。
他不太相信速度太快的建築,總感覺質量會有些問題,這在後世也是同樣的情況,有些人不敢去住三天蓋好的樓房,總感覺質量不靠譜,其實,這些樓房是沒有任何質量問題的,之所以建造的速度非常快,完全是因為建築隊伍的效率高,還有就是有可能採用了新型的建築材料,比如模組化建造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天建設三五層樓,根本就不算什麼事兒,是完全能夠實現的目標。
而李安給工匠們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項工程,已經算是很寬裕的時間了,只要人力和材料足夠,這個目標完全能夠實現,李安都拿出屬下預估的五倍啟動資金了,若是不能儘快完工,怎麼對得起李安的金錢付出。
李安笑著說道:“你就放心吧!房子的質量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本官可以打包票,哈哈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三層樓房的建築質量,李安是充滿信心的,這棟樓房就是李安設計的,該如何進行建設,每一層需要多久的凝固時間,李安早就算好了的,要不然也不敢這麼大膽的設定建築時間,沒有足夠的把握,李安豈敢去做如此危險的事情,萬一教學樓坍塌,那可不是小事兒,後果極其嚴重,那對李安的聲望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若是孩子死了一大片,他們的家人也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質量有保證就好,質量有保證就好,安全最重要啊!”
李傳道點頭應道,然後看向學堂的大門方向,開口說道:“李侍郎快看,今日又有家鄉前來打探了,他們住的地方距離傳音學堂稍微有些遠,可那個地方規劃的學堂還沒有開始建設,他們是來打探情況,詢問他們的孩子是否可以在咱們傳音學堂讀書的。”
李安聞言,開口說道:“若是距離太遠,還是算了吧!京城各處的學堂都會陸續建設起來的,他們的孩子有的是上學的機會,不必急於三五個月,若是距離不是太遠,暫時過來借讀一下也是可以的,但他們住處的學堂只要建設好了,他們就應該離開我們傳音學堂,去他們家附近的學堂。”
為了減少交通壓力,也為了讓孩子們每天上學的時候,能夠少走一點路,李安提出了就近入學的學區概念,這樣是最合理的,也是資源利用率最高的一種方式,可以很好的解決好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