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安回頭一看,老郭和兩名護衛,在吃紅薯的時候也是連皮一起吃的,只有李安剝皮吃的,不論是整紅薯,還是紅薯幹,李安都不喜歡吃皮,一是覺得有些髒,二是紅薯皮真的不好吃,甚至,紅薯皮上面還有不少的鬚根,看著都讓人沒有食慾。
“這位遠客一看就是從小就很有福氣的人,吃紅薯都想著去皮,哈哈!”
老者開口說道。
李安笑道:“老伯好眼光,我家裡特別富裕,從小就吃喝不愁,吃東西挑剔都成了習慣了,不好改啊!”
迎合別人說話,大家都開心,李安早就學會這個了。
“對了,老伯,你們一天吃幾頓飯啊!”
李安開口問道。
“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頓飯,不過,現在有紅薯,也沒啥一頓不一頓的了,覺得肚子餓了,隨時都可以拿過來吃,各家各戶都有吃不完的紅薯,也不用擔心吃完了餓肚子。”
老者開口說道。
自古以來,農村的老百姓,有很多都是一天兩頓飯的,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頓飯,上午大概八九點鐘吃一頓,下午則是四五點吃飯,這樣基本上能夠滿足一個人一天的需求。
若是早上需要早起下地的話,會把早飯直接變成乾糧,帶到地裡去,幹一個時辰再吃早飯,或者早上吃一點,多帶一些乾糧到地頭,正午天熱的時候再吃,這樣就是一天三頓飯了。
所以,三頓飯和兩頓飯是並存的關係,在很多鄉下,需要的時候可以吃三頓飯,但若是不需要幹活的話,一天只會吃兩頓,這樣也比較的合理,畢竟,幹活的時候人是比較疲累的,多吃一頓飯可以更好的補充體力,而不幹活的時候,一天真的不需要吃三頓飯這麼多,上下午各吃一頓就足夠了。
另外,一天兩頓飯的產生原因,還與落後的生產力有關,在煤氣和電力普及的時代,做一頓飯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大的精力,可在生產力落後的鄉下,做一頓飯是需要花費很大功夫的,往往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做好一頓飯,甚至還要長一些,如此,一天若是吃三頓飯的話,那豈不是要把做飯的人給累死了。
李安前世就有這樣的經歷,老家的親人做飯之前,需要先去幾里之外的水坑裡挑水,還要去菜園子裡拔菜,挑完水之後才能洗菜,然後,還要去準備柴草和木柴,之後,才能開始做飯,而一頓飯至少也要多炒幾個小菜,如此一陣磨蹭之後,怎麼著也要一兩個小時之後,才能吃到可口的飯菜。
沒有煤氣和電力,做飯的速度被極大的限制了,這直接導致鄉下人只吃兩頓飯,早上七點起床,做飯兩個小時的話,也就已經到九點鐘了,而九點鐘吃飯,吃完就快十點了,中午自然不會有胃口,而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人才會感覺到飢餓,如此,再吃第二頓。
而農村人一般晚上睡覺的時間都很早,七八點吹燈睡覺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所以,在食物完全消化之前,人們就已經睡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後世的很多城市人,生活的非常沒有規律,明明一天可以吃三頓,甚至是四頓,但很多都只吃兩頓飯,也就是所謂的午飯和晚飯,或者是午飯和夜宵,早飯直接就不吃了。
因為後世人有網路可以用,睡覺的時間都很晚,第二天一早不會醒來,剛起床大約就有十點多了,稍微活動一下,十二點吃第一頓飯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而因為活動不多,晚上七八點的時候都不會有胃口,也就會忘記吃晚餐,等到十一二點的時候,才發現肚子餓了,於是就點一份外賣,吃了一天之中的第二頓飯,而這頓飯只能算夜宵了。
一頓是午飯,第二頓是夜宵,這種生活方式,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傷害,可後世的很多年輕人,就是這麼吃飯的,他們吃飯就是這麼的牛逼,根本就不考慮自己的身體,不到身體垮掉的那一天,他們是不會後悔的。
吃飯時間不合理就算了,若是吃的食物都是健康的,那也挺好的,可很多人都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這些食物雖然可口,但對人體的損害是極大的,經常吃這些食物的話,人的身體會遭受巨大的傷害,要不了多少年,腸胃就會出現很大的毛病,甚至會罹患無法治癒的胃腸道疾病,甚至要了一個人的小命。
所以說,吃飯是一個大問題,是絕對不能馬虎對待的,一個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早晚是要報復自己的。
“老伯啊!一天吃兩頓不夠的,早中晚各吃一頓,一天三頓才是最好的,不過也是,有紅薯的話,就不存在一天吃幾頓的問題了,可光吃紅薯營養不夠全面,早上還是要吃點蔬菜,煮個雞蛋啥的。”
李安開口說道。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