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盛唐不遺憾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 三國:不裝了,你爹我是袁本初 特戰狂狼 國之重器 大唐第一衙內 扶秦 念力成神

“對了,聽說有個叫孟姜女的,她能把長城給哭倒,不知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那也太邪乎了。”

李寒露繼續問道。

李安問題,都不知該如何回答了,這種事情顯然不太可能是真的,長城豈能因為一個女子哭泣就倒塌,除非是遇到地震,或者是建築的質量有問題才會倒塌。

不過,孟姜女哭長城的事情,還是挺有意思的。

相傳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裡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裡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裡,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有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女已經長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蘆時發現葫蘆架後面藏了個人。孟姜女剛想叫人就被那個人捂住了嘴。後來,那個人告訴孟姜女,自己叫範喜良,是為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長城才躲在葫蘆架後。之後,範喜良便住進了孟姜女家裡。所謂日久生情,範喜良經過孟姜兩家長輩的同意與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測風雲,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範喜良被髮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眼一年過去了,範喜良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喜良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訊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點點的倒塌,哭到哪裡便塌到哪裡,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喜良的屍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範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絕倫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範喜良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這個故事雖然很假,但也反應出當時的老百姓,對於秦始皇強徵百萬勞力修築長城是多麼的憤怒和抵制,而編出這個故事的人,同樣也是一個反對秦始皇暴政,並同情老百姓的人。

這個故事對於底層的老百姓而言,是非常受歡迎的,這反應了底層老百姓的心聲,一想到秦始皇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建設起來的長城頃刻倒塌,秦始皇被孟姜女戲耍,聽到這個故事的老百姓就會覺得心裡很爽快,心裡就會舒坦很多。

而就長城本身來說,是不太可能坍塌的,因為長城非常的粗壯,厚度高大五六米,其中,頂部最窄也有五點八米,地步最寬則有六點五米,在總高十米左右的情況下,如此寬度的城牆,堪稱穩定性極高了,只要不是發生強烈的地震,是絕對不可能輕易坍塌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城牆上表面的寬度,足以行走兩輛重型馬車,牆身由外簷牆和內簷牆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外簷牆是指外皮牆向城外的一面。構築時,有明顯的收分,收分一般為牆高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牆身的收分,能增加牆體下部的寬度,增強牆身的穩定度,加強它的防禦效能,而且使外牆雄偉壯觀。內簷牆是指外皮牆城內的一面,構築時一般沒有明顯的收分,構築成垂直的牆體,關於外簷牆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處的牆體厚度為準,這裡的厚度一般為一磚半寬,根據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厚,磚的砌築方法以扁砌為主。

“孟姜女哭長城就是一個故事,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了,夫人怎麼會相信一個小故事,這個還用問嗎?”

李安還是開口進行了解釋。

“這倒也是,編這個故事的人也真有意思。”

李寒露說道。

“看看,這邊的烽火臺還在呢?”

李安與李寒露在上面走了幾步,到了一個烽火臺的位置,這個位置比較寬大,地面也更加的平坦一些。

“這個烽火臺儲存的還不錯,女牆的痕跡都還在。”

李寒露開口說道。

“夫人知道烽火臺的作用嗎?”

李安開口問道。

李寒露開口回答道:“知道,當然知道了,烽火臺就是為了傳遞敵情而設計的,在遇到敵人的時候,白天的時候釋放煙霧,晚上的時候就舉火。”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