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量的工坊開設起來之後,對人力的需求是頗大的,而這些無所事事的流浪漢,就是非常好的勞動力,在人力緊張的時候,讓這些流浪漢加入到幹活的工匠行列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流浪漢是一個有毛病的人,那就沒法使用了,而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是可以使用的。
大唐社會頗為穩定,朝堂自然也很穩定,一切都牢牢的控制在李隆基這個皇帝的手上,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推翻這個皇帝。
不過,朝廷雖然比較穩定,但一些小的波瀾還是難以避免的,比如在人事任免方面,會經常性的進行調動,以防止某個人在一個位置上待的太久了,形成了對皇帝的不利的小山頭。
而此刻,由於李林甫的身體越來越糟糕,朝廷內部也出現了一股暗流,那就是一旦李林甫死了,誰來當右相的問題。
從皇帝的態度可以看出,楊國忠被任命為右相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他是最受寵的大臣了,至於李安,雖然也很受寵,不過,李安實在是沒有時間去處理國家大事,光是研發中心的各種科研任務就夠李安忙活的了,而且,李安一直以來也不願意去處理這些俗物,之前雖然也帶過兵,可此時的大唐軍隊,武器的效能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提升,隨便一個將領都能橫掃周邊,如此,也就沒有必要去管兵是了,所以,讓李安幹右相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李安也不會答應,那也太浪費時間了。
電池工坊的公開招標很快就在京城隆重舉行了,參加競標的權貴有很多,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來競標的,多數沒有實力的商人,就是圖個熱鬧捧個場罷了,順便還能看看熱鬧,瞭解一下競標是怎麼會事,還有一些覺得會有內幕的人,也會跑過來看看情況。
在招標正式開始之前,大唐報連續多個篇幅,大規模的報道了這次盛大的招標活動,由此,城的老百姓都在街頭巷尾談論這個問題,有條件的商人,能夠混到一張門票的,則一定會親自進去看一看,看看競標是咋回事。
競標工作由李安親自舉行,朝廷的很多大官也會蒞臨現場,不過,就屬李安的官位最大了,其餘的眾官員都是陪襯罷了。
李安一進現場就被嚇了一跳,會場黑壓壓的都是人,估計足有三五千人,人數之多,讓李安大感意外。
這麼多的人,難道都是過來參與競標的?這也太多了,不過,從這一點也能看出眾人對於競標的重視,就算是來捧場的也好,有這麼多人見證,更能體現公平。
競標開始之後,首先由一名負責的官員,將競標的規則仔細的朗讀一遍,讓所有人都重溫一下競標的規則,然後,就正式開始了,初始價格被定在了一千挺金。
這個價格真的是不低了,放眼整個大唐,普通的老百姓一輩子也掙不了這麼多的錢,不過,對於權貴和大商人來說,這些錢就顯得很是微不足道了,京城的很多權貴都能輕易的拿出這麼多的錢財,作為起始價格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大唐的很多權貴,都對電池專案很有興趣,不過,他們自己並不會站出來,而是讓給忠心於自己的人去辦理,如此,李安站在臺上,也不知道下面參與競標的人是誰的人,心裡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影響了,誰出的價格高就選擇誰就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千挺金的價格很快就被抬高到了一萬挺,然後是兩萬挺,三萬挺,價格之高讓現場的很多商人都目瞪口呆,有一些先前還敢出價的商人,在聽到這些價格之後都乖乖的放棄了,再也不敢出價了,只能靜靜的看著別人出價,自己成了看熱鬧的了。
忙活了一下午之後,共有三位商人出價超過五萬挺,十幾位商人出價超過四萬挺,超過兩萬挺金的有一百名商人左右,參與出價的商人有五六百之多,剩下的幾千人就是過來湊熱鬧的,反正也不需要花錢,現場看看有錢人的爭奪戰倒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的乖乖,都出到五萬挺了,這些傢伙真是有錢啊!”
“李侍郎,已經喊過三遍了,沒有更高的價格了。”
旁邊的官員提醒道。
李安點了點頭,起身宣佈,讓三位出價最高的商人,獲得這項極有價值的技術,而李安會持續提供技術支援,幫助他們改善電池技術,給他們提供持續不斷的技術積累,保證他們的利潤。
“今日的競標,真是太精彩了,價格從一千挺一路飆到五萬挺,整整五十倍的差距啊!太狠了這個。”
“五萬挺金,這真是大出血啊!也就李侍郎能想出這麼狠的主意,太狠了。”
“聽說這五萬挺金,不僅包括技術,還包括一塊工坊用地和一些簡單的機器,以及後續的維護費用,這項部加起來的話,倒也不算很虧,況且,日後能掙大錢,這可是福及子孫的事情啊!”
眾人在離開競標現場之後,笑著開口說道。
喜歡盛唐不遺憾請大家收藏:()盛唐不遺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