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協助楊家姐妹建設香水工坊以來,李安的生活突然變得忙碌了起來,除了要負責萬里傳音計劃之外,還要額外抽出時間幫助楊家姐妹的工坊,同時,也要去自己的工坊,視察香水玻璃瓶的生產和進度,估測產量是否能滿足楊家的需要,若是多了就浪費了,若是少了的話,就不夠用了。
而為了讓客人有更多的選擇,或者為了展現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李安還需要不斷的改進香水瓶的造型,設計出一整套不同檔次的香水瓶子,高檔的可以鑲嵌金銀寶石,低檔的則就是一個很普通的玻璃瓶,只是蓋子的部分是黃銅罷了。
不過,就算是黃銅蓋子的玻璃瓶,本身也代表了高檔,畢竟,在李安的壟斷之下,玻璃是一種極其稀有的資源,皇宮更是鑄造銅錢的原材料,普通人家倒是可以有銅錢,但很少能用上玻璃製品的,最多就是買一個面積很小的玻璃鏡子罷了。
因為壟斷性,所以,李安的玻璃工坊,生產的所有商品都是奢侈品,就包括最廉價的小型玻璃鏡,而香水玻璃瓶的製造難度,比平整的玻璃鏡難多了,造價也要高許多,所以,更是屬於奢侈品。
奢侈品的價格是相對比較高昂的,不過,大唐帝國經過這幾年的工業化發展,普通老百姓是越來越富裕了,原先就比較富裕的人家,就更加的富裕了。
尤其是藉著工業化的東風,富裕起來的家族,更是出現了財富的暴漲,買點奢侈品啥的,根本就不是問題,如此,楊家的香水只要推入市場,必然能夠獲得很大的銷量,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不過,普通的家庭,想要買得起高檔的香水,怕是不太可能了,在工業化的浪潮中,雖然,所有的大唐百姓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過,更多的利益被少部分商人和貴族佔據了,普通老百姓所獲得的利益非常的少,簡直是少的可憐。
也就是說這個東風,能吹起來的,只不過是少部分人罷了,比如普通人能夠藉助這個東方獲得兩倍的利益,那麼,貴族和商人就有能力獲得百倍或者千倍的利益,甚至萬倍也不稀奇。
表面上看,有了更好的機會之後,所有人的人都能獲得超過原先的收益,但超過的倍數差距很大,也就是說,工業化的浪潮,讓所有人都富裕了起來,但在同時也極大的拉開了貧富差距,讓富裕的人與貧窮的人,之間的差距變得更大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更加的明顯。
這就好比後世的商業化社會,在商業管制之前,所有人都比較貧窮,肚子都很難填得飽,餓死人都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而在開放商業化之後,國家迅速富強了起來,窮人不但能吃飽飯了,而且,都能撐出毛病來,各種富貴病都找上窮人了,但窮人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反而覺得生活非常的不幸,不如以前幸福了,日子過的越來越窮了。
其實,窮人並沒有變窮,而是比之前富裕了很多,而他們之所以會產生更貧窮的想法,是因為別的窮人富裕了一萬倍,而自己才富裕了一百倍,原本差不多貧窮的人,富裕程度一下子差了一百倍,而之前的富人,還比不上現在的自己,但此刻,這些富人的財富增加了百萬倍,與自己的差距更大了。
之前只能穿補丁衣服的人,現在有了千萬的豪車,而自己的車才十萬,這種差距讓人壓抑,而在商業化之前,他們都只能步行,雖然走路很累,但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此,心裡的幸福感自然就更大了。
後人總說,幸福感是比較出來的,而且,是與周邊的人進行比較得出來的,若自己比周圍的人富裕,就會感覺到幸福感,而若是比周圍的貧窮,就會感覺到很難過,感覺掙的錢不夠花的。
比如身邊人買了萬元的衣服,自己的收入低,買不了萬元的,只能買百元的衣服,心裡就會有落差感,就會感覺自己不幸福,生活很壓抑。
其實,在小的時候,他穿的很有可能還是帶著補丁的衣服,那個穿萬元衣服的人,也是穿的補丁衣服,他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都遠超小時候,但就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的巨大差距,讓相對窮困的一方,產生了壓抑的感覺。
而之所以,幾十年之後,他們的收入差距能變的如此之大,是因為之前都是農民,在家裡種地,就算你再有能耐,種地還能種出花兒來?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新型的職業和商業都繁榮了起來,而很多職業的收入是完沒有上限的,可以無限的增長,而商人的收入就更不用說了,能夠拿到資源和銷路的人,可以掙到海量的財富,而若是隻幹平凡的工作,則收入就非常有限了,如此,貧富財富的差距越拉越大,也就不可避免了,任何人都無法阻止這些現象的發生。
李安前世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選擇一種商品之後,會習慣性的點選銷量,然後,購買銷量最高的幾家商品,如此,銷量越高的商鋪生意就會越好,而沒有銷量的商鋪就會一直難以有起色,甚至,不得不關店處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就是說,富裕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富裕,而窮困的人會變得越來越難以追趕富人,從而擴大他們之間的差距。
自古以來,王朝剛開始的時候,貧富差距是最小的,國家相對比較安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的兼併,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到了實在無法收拾的時候,王朝也就滅亡了。
當然,那是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在後世的物資充沛的時代,就很難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雖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文明的朝廷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最底層百姓的最低生活保障,雖然給不了他們榮華富貴,但可以給他們活下去的物質,讓他們能夠不被餓死,而只要有吃的,就算活的不如意,人也是不會造反了,如此,也就不存在改朝換代之說了。
而古時候,之所以會出現改朝換代,是因為王朝的末年,不但存在嚴重的貧富差距,而且,窮困的百姓被折磨的沒有飯吃,一旦遇到災年的話,大量的貧民沒有飯吃,如此,造反也就順理成章了。
還好,大唐的老百姓比較樸實,在逐步富裕起來之後,窮苦的百姓並沒有因為富裕的貴族更加富裕而心生怨恨,反而感恩李安,覺得是李安給大唐帶來了新的生機,讓大唐帝國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富裕。
在富裕起來之後,大唐的社會環境自然變得更加的穩定,富的流油的貴族也願意拿出一部分食物來賑濟吃不飽肚子的窮苦人,以展示自己善心的一面,甚至普通的窮人,也願意救濟比自己還要窮的人。
如此一來,在莫大的長安城,幾乎是見不到因為沒有食物而餓肚子的人了,就連在街頭流浪的人都比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