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瞅了眼剛邁進門的德冒,待他近前,便指著地圖,道:“永川河直達孟縣,不過以她的心思,不可能就停在孟縣。從孟縣出去,只能走陸路。有三個方向。往東去往鮁魚縣,往西去往天津衛,往南去往保定府。鮁魚隸屬永平府,永平靠海。保定府陸路去往山西,天津衛水路去到濟南府,保定與天津這兩條線都能南下。你覺得她想去哪裡,是去靠海的永平,還是最終要南下?”
德冒仔細想了想,李姨娘出生在山西大同府,在今兒之前,也是隻待過汴京,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背井離鄉可不是任何人都能習慣得了的,照理說她不太可能去南方。
想罷,便躬身回稟道:“小的覺得,李姨娘她可能去了鮁魚縣。不過,保定與天津也有可能,倒是未必會南下,她會不會想在中途擇一處地方安身,也是說不準的。”
馮元聽完,頓了頓。
放下地圖,往後一矮身,落座後閉眼開始思忖起來。一片寂靜中,只有他的食指一下一下點在圈椅扶手上,眉頭也跟著時而緊,時而松。
半晌,德冒才見他忽地睜開眼,目中精光乍現,冷笑一聲,口舌分明道:“誰說她不會南下,上回與我說甚麼南方她不喜歡,誰知是不是障眼法。哼,這隻小狐狸,指不定那時候就想著找機會跑呢。待將她抓回來,看爺如何收拾她。”
自家主子嘴角一邊冷冷勾起,眯著眼臉上一片憤懣,看起來是氣得不輕,可讓人忽視不得的是,那聲音卻含著憋氣與無可奈何,怎麼瞅也不像是抓逃奴,分明是管教自家兒女,罵,沒用;打,又捨不得。端的是氣地抓耳撓腮。
德冒偷瞄了他一眼,連忙低頭,心道自家精明的爺怎麼攤上個這麼不老實的禍頭子,專愛起毛扎刺兒。老爺政務都夠繁忙的了,還要跟著這么蛾子李姨娘瞎費心思。原先還以為這寵妾是個前程好的,會來事兒,招老爺疼,他也一直有禮敬著。
可他此時才知,這分明是隻肥河豚,美味兒又帶著毒,端的是讓人吃不消。哼,若不是她懷揣著寶貝小少爺,他是真希望這女人乾脆死在外頭算了,是死是活,反正別再被尋回來,看這能惹事的樣子,今後啊,沒好!
馮元見這心腹低著頭,臉上一瞬癟一瞬鼓,眉毛也一抖一抖的,嘴巴微微動著不知兀自說著甚麼。他一奇,這平時不愛吱聲的人,跟吃了傻藥似的,心裡想甚麼呢?
呵,還能想甚麼,一定是在想他。被個小妾騎在頭上撒野,公然挑戰他的權威,哪能不讓人笑話,這要是張軻知道了,得直接笑死過去。
馮元嗤一聲,朝他輕飄飄一句:“膽子大的,敢編排爺了?”
“呃......小的不敢!”德冒一驚,抬頭望去,見主子面色不善,冷冷盯著他,身子一抖,連忙跪下請罪。
馮元瞪他一眼,啪地一掌拍在地圖上,直起身子肅聲道:“哼,你瞧著罷,等將這賤人逮回來,爺非抽她筋扒她皮不可,誰也攔不住!”
也沒人攔啊。德冒連忙點頭道:“爺英明。”
“你召集好能騎快馬的家丁,分頭行動。這三條路,哪個都不能放過,水路就算了,陸路上,一定比她的馬車快。我稍後給你畫幾幅像,你讓他們沿途問詢打探。”
忖了忖,馮元還是不放心,“算了,爺最近也不用你守著,你也去罷。你管保定到山西那條線,她哪也沒去過,膽子又小得很,我看她最有可能去的地兒就是大同府老家。其餘兩條線,你佈置好人手,讓他們警醒著些,人山人海地莫要錯過了。”
德冒奇怪,問道:“爺,水路就不走了?其實水路順流而下,視野好,前頭有沒有船,一眼就能瞧見。陸路,車多人多,反而不好追,容易錯過啊。”
馮元臉一沉,真想敲他腦袋:“你今兒沒帶腦子出門麼,若在水裡,見著你們,她一著急,掉下去怎麼辦?”
綠鶯與楊婆婆躺在艙裡睡了一夜。
這一夜,綠鶯本以為離了汴京,心中便能清明,誰知,她還是做起了關於菱兒的惡夢。輾轉反側,夜不能眠。
翌日,靠岸後,三人進了孟縣。過了城門,待離著門衛遠了些,綠鶯欲言又止。
她的打算還是要去最北挨著邊塞的荊州。沿途去往江南不過是障眼法,既是要騙過馮元,又是不想因僱傭的車伕被他尋到而洩露她的行跡。昨日船上的一番交心之言,讓她對楊婆婆生了些許親近,此時若讓她再似頭幾日那樣去誆騙,心中實在不忍。
王伯是個憨直的,這時,見她倆停住腳,便開始催促:“是再走啊,還是尋個館子,打尖兒啊?”
楊婆婆見了綠鶯面色,有些瞭然,這小媳婦是個有主意的,那大官人也不是個木頭,這裡還離著汴京不算遠,奔走的路一定未完。想到這裡,她說話也乾脆:“咱們也不跟著你做逃犯了,還是趕緊各自逃命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