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這些顯赫家們和姓氏的成員,所留下點點滴滴存在過痕跡和故事,還以殘存下來的名勝古蹟的形式和外在,繼續在當地口口相傳的慢慢流傳下去。
琅琊山上有秦始皇東遊登此,建琅邪臺和石碑,也有許多歷代名人雅士的追附題刻,現在則顯然要加上我的手筆了。比如在望海告天的高臺上做一些羞羞的事情,而愈發不可自己。
只是到了我的位置之後,閒暇和歡愉的時間也不見得能夠維持多久。
首先是高寵代表所部接受了我方給出的條件和建議,暫時保持現有的軍號和建制不變,以相對獨立的友軍身份繼續接受補充和援助,然後就近駐守河南南部到山南東道之間的地區,作為變相的緩衝和屏障。
等到淮鎮梳理好河南都亟道的大後方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訓練和整編事宜。
其次,都亟道境內有一個新發現的狀況。
就是在那些洛都城苟延殘喘的殘餘遺民當中,居然發現了足足有數千名的北朝舊屬官吏,只是他們眼下都過的十分落魄,而形同餓殍一般的依靠給駐軍幹些最低賤的苦力活計,才能苟延殘喘的堅持下去。
據說原本洛都城中直接或事間接,為北國朝廷服務的朝臣和官吏實際上超過數萬人,而各種連流外品的名目和正式編制都沒有的各種非經制吏員,就數量更多了。
但是經過兩都北伐的喪亂和人口的損失,再加上後續的饑荒、瘟疫還有況日持久不退的水患,這些北朝舊屬的官吏也是相繼死的死,逃的逃,還有點分量的都被最終攻入洛都的北伐軍,給抓走送到南方去獻俘了。
因此,最後只剩下這些身處最下層數量不菲的小吏和目付們,因為大多數實在無處可去又人無所投奔,或是有著種種羈絆,而只能留在地方上改做他業苦苦掙扎著;其中又相繼因為連年不絕的飢餓和疾病、瘟疫、以及不堪勞作而相繼死了好多人,時至今日已經是十不存四五了。
剩下來得以苟延殘喘至今的人,也已經被各種生活的苦難與困頓,給折磨的沒有任何脾氣和想法了;對於淮鎮願意有限招攬他們而另作他用的打算,幾乎是歡呼雀躍的倒笈相迎了。
對我來說,這些人固然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不能直接派上政權當中的正式崗位;但是用來作為基層普及和推廣教育啟蒙的師資力量,還是可以派上用場的;起碼最基本的書寫和數算是不成問題的。
。。。。。。。。。
廣府,開始進入相對涼爽的季節了。
而在首山宮的奉安殿中,大相國的心情卻是像著這黯淡的天色一般的陰鬱難當。
事實上,他只要一聽見北面的訊息,就不免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情冒出來。因為這代表的基本都是壞訊息,已經更壞的訊息和變化,以及最壞的噩耗。
但是身為這個國家的掌控者,他又不得不去面對,好在總算有一個不那麼糟糕到額訊息,
“王端帥所部七千人,已經抵達漢水以北的樊城了。。”
“開始就地收攏四散的軍民百姓。所得近萬人。。”
“此日,馬不停蹄的連破大小亂軍七部。。。。”
“斬獲兩千而收俘八千有餘。。”
“自此襄陽附近的山都、中盧各縣皆傳繳而定。。”
抱歉,思路卡住了不在狀態中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