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裝輕從的劉延慶,也騎在馬上巡視著自己的下轄,時不時和那些沿途經過的軍民打著招呼,看著他們或是卑微而恭謙,或是熱情有加的行禮著,不由心中生出一種錯覺和感觸來,這才是一方守臣該有的格局和氣象啊。
不光是練兵殺敵的軍略和勇武,還有治理經營的手段和籌謀;或者說他這段時間下來才真正明白,關於父帥所說過自己始終有所欠缺的地方,僅有大將之才而缺少帥臣之量的評語。
因為剛開始時,哪怕在相應幕僚和屬員的輔佐之下,面對各種招徠流民,清剿盜匪,編管屯墾,乃至安排生產計劃和指定日常規範和章程,各種方方面面的事情,就足以讓他手忙腳亂的好一陣子,而不知如何入手。
對於他的部下亦是同理,一旦握慣了刀劍的手,再捏起齊民編戶的紙筆來,就不免有些手足無措了;若是在昔日的國朝體制內,大可以委之於地方官吏只顧索取,但是在這大江以北的滿地荒蕪之地,篳路藍縷的重建次序,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情了。
直到他在部下的建議和提示下,主動引入了淮地的成熟經驗和現成手段,又陸陸續續派來上百名武吏和生員之後,積累下來的大部分問題頓然迎刃而解,他這才算是得以從那些亢繁的雜務中徹底解脫出來,而能夠創立並且完善這個制度和體系的人物,就不得不讓人敬佩異常。
而這一切,可不是他在父帥直接或事間接的蔭庇之下,可以輕易學習和領會到的。
事實上他麾下這隻偏師,已經被輪換和抽調過一查又一茬,但是相應的規模和數量卻是壯大到上萬人了,因此除了他重建的直率營,和在膠西編列的幾個新營以外,現在主要是那些二線的防戍營和來自淮地的建生軍,在維持這地方的局面。
來自江東方面的另一位方面重臣,討捕大使魏晨的信使正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旁。
作為這位坐鎮江東而負責兩浙平叛的大員,與淮鎮正在進行的灰色貿易和其他交流活動的重要跳板,這位三天兩頭出現在江北乃至淮南境內,已經完全是一副司空見慣的情景了。
“三百頭耕牛,一百名各色工匠。。”
“無功不受祿,你們又想做什麼。。”
劉延慶漫不經心的道。
“我家使君,自然是想要更進一步的合作了。。”
來人繼續開聲道。
“想要加深合作,難道不該去徐州麼。。”
劉延慶不以為然的道,
“徐州哪兒固然是少不得長久交涉下去的。。”
對方形容不變的道,
“但是我家使君,更希望能夠加深與副使的情誼和往來。”
“難道副使就不想讓人不尊稱一聲小劉使君麼。。”
“既然你我兩部貴為緊鄰,自然是更多守望相助,和衷共濟以扶持這個局面。。”
“這是互利共贏之道,也是我家使君的一番心意。”
“一番心意。。啊”
劉延慶在心中不可置否的點頭道,
“你家使君真是有心了。。”
在幾年前,他或許還會為之打動,但是現在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之後,他反而明白什麼的什麼叫做欲速則不達,什麼又叫做好高騖遠的代價。
他現在只想好好學習,掌握這支新式軍隊和經營治理地方的手段,把這些年因為年少荒唐和陰差陽錯的蹉跎,而錯過的東西和機緣,都給補回來或者說是趕上去,以儘量跟上那位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有望而生畏的舊識腳步。
這樣就算日後並沒有夠如願所償的話,還可以把這段經歷所獲的見識和寶貴的經驗,作為傳家之物留給子孫後世,以維持將門劉氏的世代不墜。
經過了洛都戰役慘痛挫敗和那場大病之後,他的心態也變得更加沉穩或者說滄桑了不少。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