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遠方退聚在一起的敵勢,鄧坊再次吐出一口尤帶沙土的唾沫,覺得已經恢復了不少氣力而有些躍躍欲試的請示道。
“暫且不用。。原地戒備和休息”
身為運輸隊的臨時主官,兼車營正將張憲道。
“接下來就交給別人好了。。”
只見的天邊接連數聲的煙花號箭飛起,
大隊的騎兵出現在了東面道路的盡頭,人馬閃爍的甲光,就像是一條鱗動的長龍一般,飛快而兇猛的撲入這些倉促敗退的敵軍當中,就像是中間開花一般的,用踹踏和衝擊將他們徹底攪亂、衝散開來而潰不成軍。
仔細觀察他們的旗幟,乃是在風雷旗的底色上加上雙重的馬蹄紋印;卻是那位羅帥從海對面帶回來的安東子弟,所組建而成的一隻騎兵新伍;因此又被特地授予驃騎之名和相應番號。
但是其他部隊,更喜歡稱他們為當胸騎兵,因為他們連人帶馬最顯著的一個標誌物,就是那麼一大塊整體鍛製成型的護胸了,而且平日裡被打磨擦拭的閃亮無比,打大老遠就可以見到他們的胸甲反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今淮東初具成型的騎兵序列,已經有三個基本型別:
以遊牧俘虜改造而來的遊騎,在配備上極端強調輕裝的機動性與野外自持能力,而成為各軍營團的斥候、探馬之屬。主要來源和補充,也是那些公營牧場和圍廄中的塞外藩奴。
再者,則是在南方特色騎兵的基礎上,強調揮揮火力和機動靈活性的獵騎兵;以迂迴騷擾和牽制,乃至區域性突擊為主要作戰方式;因此,配備了長短火銃和近戰馬刀和部分較短的旗槍,騎兵的防護也比前者更好一些。
在通常情況下還會配屬同樣數量的騎馬步卒,進行較遠距離內的機動作戰。因此除了正編的三個營之外,在地方上還有若干只作為後備力量的巡邏騎兵隊。
最後,才是新近從安東之地招募和引進回來的新銳兵種——安東驃騎,也是淮東麾下第一種可以正面衝陣,而不落下風的北地特色騎兵。
因為他們騎乘的主要都是血統優良,爆力和負重耐力,都有明顯優勢的遼東駿馬。因此在整體防護和突擊裝備上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和餘地。
比如整片鍛制而成的戰馬護胸和薄鋼頸鎧,以滿足衝擊敵陣時的基本防護;又比如他們除了傳統的馬槊和旗槍之外,還會額外多配備一把馬戰和破甲用的刀斧棒槌錘棍等等。
此外,雖然還未能掌握馬上火銃的技藝,但他們還有相應騎射的本領,可以比較嫻熟使用特製的鐵臂弓和連弩之類,作為近戰接敵前的牽制乃至壓制力量。
因此也被寄予了相當的厚望,而在左虞侯軍的名下最終合成混編做了三個滿員營,外加三個兼做候補的輔助大隊;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與老字號的獵騎營,形成並駕齊驅之勢了。
這一次為了押送這批供應前軍的軍資,穿過廣大敵佔區的需要,而專門派遣了一個驃騎團出來負責沿途護送和警戒,而黃淮大平原的地勢,顯然也成為了他們縱橫馳騁的上佳舞臺了。
只是在帶隊的正將張憲要求下,他們採取了某種不同以往的對策和態勢;讓大隊人馬先行前出,而騎兵遠遠吊在後稍,保持三刻到半個時辰的基本距離,而透過每隔一個時辰的接力傳訊來保持聯絡。
這樣就不用將機動性甚強的騎兵,給長時間羈絆在運輸大隊附近,而同樣能夠起到某種練兵的效果。一旦運輸本隊遭遇沿途敵軍的襲擾和強攻,得到傳訊的騎兵大隊就可以從外圍突入,進行牽制和援應使其無法全力投入,乃至裡應外合擊破敵勢。
如果敵方的實力更加強大,那這隻外圍機動騎兵的存在,無疑能夠使被圍攻的運輸大隊,在士氣和心理上堅持更長的時間,而最終等來後方得到訊息的援軍。
因此,在三下五除二的追擊和清繳之後,幾面帶有金桐等特殊裝飾的旗幟,被這些6續迴歸的驃騎兵,耀武揚威式的重重投擲在地面上。
留守的將士們,也完成了對於車載貨物的檢查;除了死了幾十匹騾馬,破了一些袋子而散落了好些麥豆之外,就在沒有更多實質上的損失了。
而被用裝滿穀物和鉛塊的袋子,嚴嚴實實包藏在車裡的桶裝火藥和猛火油,更是是沒有絲毫的洩露和損失。
眼見大部還整好以暇,此時此刻身為主官的張憲,也再次提出了一個想法和決定。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