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的
“什麼,貴部要撤離了?。。”
一干羅氏重臣震驚和惶惑的表情,看起來十分的不似作偽和虛情假意,但我還是努力想從他們臉上,找到點別的什麼東西。
比如慶幸、解脫、欣喜若狂什麼的,很可惜沒有看到,而是一片如茫然無措和失落。
“這可如何是好。。”
“萬萬不可以。。”
“難道淮鎮,也要拋棄我等了麼。。”
“貴方難道置這城中二十萬軍民,也不顧了麼。。”
然後,他們才抑制不住情緒機動,七嘴八舌的叫嚷和呼喊起來了。
“真是夠了。。”
我喝聲打斷他們的雜音道。
“光是憑藉一個遼城,就算能夠打退再多的叛黨。。”
“也不過是坐吃山空,徒困死地被動以對而已。。”
我緩了緩口氣道
“而矢彈甲械錢糧人員,缺少可靠的補充來源。。”
“日益損耗之下,也不過是用部分就少一分。。”
“而叛黨居於外圍卻是。。不斷的裹挾和搜刮座大。。”
“在此情形下唯有主動轉進。。而打破這個局面”
“從叛黨逐漸所佔據上風的勢裡跳出去”
“換一個我部所勝長的地勢和環境,才有相應的機會和出路。。”
當然,我還沒有說出來的潛臺詞,就是隻要能夠按然撤出南下,背靠已經和淮東聯成一線的遼東半島,就能重新掌握安東局面的主動性;在攻守進退都有相應的餘地和緩衝的縱深了。
這樣無論是繼續對佔據了遼城的叛黨保持威壓姿態,或是在此條件成熟而伺機出兵干預,或是轉而討伐東面和東南面的那些附庸諸侯,從中謀取好處和權益,乃至管領和統治的名分。。。
而之前沒有下定決心啟行,乃是因為內定的後援未至而本陣實力尚且有所不足,守城還能以寡御眾,但要是貿然出奔的話,沿途可能遇到的變數就比較大的緣故。
“因此,我部歡迎一切願意隨行上路的人等。。”
我搖搖頭將這些思緒和雜念,甩開繼續道。
“並且為此保證相應的安置和周全。。”
“這只是單方面的通告。。”
“希望各位好之為之吧。。”
一口氣宣佈完這麼多,我再也不理會他們的反應而徑直離開。
當然了,我並沒有將其中一路外援已經到來,並且佔據了敵陣後方的訊息,公佈和洩露出來,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刻。
雖然城外大敵當前,但是內外訊息並沒有因此斷絕。我方固然能夠源源不斷的得到外部訊息的同時,城中自然也少不得一些蠢蠢欲動起來的人等,與不明勢力進行內外交通的可疑行跡。
就算是決定要走,那也得準備充足的走,把身後之事給梳理清楚了,才能安心上路不是?。畢竟,當初只是為了管理而來的我,陰差陽錯的捲入太多的事件當中,已經在這裡耽擱的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