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 第七百三十七章 抉擇7

第七百三十七章 抉擇7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大乾閒人 光影1942:改寫影視的戰歌 王陽明傳 偶遇貓貓拼盡全力無法抵抗 網球王子之弦月織網時 八十年代小美人 再一次,重啟流水賬人生! 臥底我拿下教主 反派女二逆襲系統[快穿] 商戶子,走官途 回到夫君黑化前(雙重生) 帶空間去六零隨軍,在大院成團寵 絳珠新夢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最狂臥底,從獄中留後到登基稱帝 江寺玫瑰又度春:雙穿香魂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大梁狂婿 嫁給獵戶後的悠然生活 嫂嫂請住口,惡貫滿盈不是我!

接下來的時間,都沿著敵軍退走的路線,不停輪番追擊過程中度過的,而一路丟棄的甲械旗仗車馬等雜七雜八的物件,則成為了某種現成的路標和指示。

只是在此期間,居然還生了兩次與地方斷後部隊,殺獲數百的接觸,以及一次因為實力差距太大而被主動放棄的未遂伏擊。

這些小插曲,倒讓我對對方將領的軍事素養,有了相當的評價。起碼在撤退過程中還能6續保持這樣的組織力和試圖扭轉局面的主動性,委實不容易的事情。

很快就衝破了蘆關的阻截,而進入了遼西的腹地,這裡從地理上說,也是後世朝陽市、埠新市、錦州市的中心地帶。

遼西風光,松巒疊嶂,山勢如牆,風濤千里;如果說遼東是傾覆如幔的俊秀奇麗,那遼西就是山如蓋碗的雄厚沉渾,就像是從一個矯健犀利的武士,一下子轉換成了,干戈戚舞的甲士之流

雖然與遼東同為丘陵地帶,但是經過了遼河大平原的緩衝和過渡之後,遼西丘陵之間的間隔和空地,就要更大更完整一些;流經的水系也沒有遼東那麼多到,把本來有限的河谷平地給分割的愈加支離破碎。

因此也造就了低矮群山間,所謂隔個山頭和走勢,就能雞犬相聞阡陌縱橫的,連片人煙聚集地。只是被位於道路要衝的一段段高矮不一的隘牆,和大小新舊不一的城寨,所隔斷成一片片高低起伏的區域。

因此昔日的安東都護府,在這片地域內足足聚集了好幾個守捉使的管領。相比遼東的牛羊滿山而林深密密,這裡則是一派低緩山林河谷的田園風光。

只是走在遼西丘陵之間,到處是倉促荒廢的田地和時不時可見空無一人的村莊;大多數農田都已經完成了翻耕和播種,一些水田裡甚至開始插上秧苗了,而村莊裡的大多數傢什和物件,也都被慌亂的一起在家中。

顯然代表的是地方民眾,對於後續的戰況以及羅藩軍隊的態度,不抱有任何信心和底氣的。

而分佈在群山間的大多數城寨,不是看起來年久失修,就是新修中的半成品,卻是因為數年前那場大戰,羅氏藩軍一度長驅直入,勝兵數萬包圍了遼西城,乃至突破遼西走廊,而殺入平盧道的緣故。

以至於,許多譭棄的地方至今還沒有餘力重修起來。然後被重新倉皇逃遁的些許守軍拋棄之後,有變成了外來軍隊的臨時駐地。

其中一些生活陳設甚至還保持著不久之前的原樣呢,就被繼續接管和使用下來。由此可見,薛氏對於戰爭的準備和預期,也有些明顯的不夠充分呢。

每當落營的時候,這支重新充實起來浩浩蕩蕩的軍隊,就會分出一部分人警戒,一部分人構築工事一部分人帶著車馬分散出去就糧,然後帶著雞鴨牛羊布匹糧食草料等,蒐羅來雜七雜八的物件。

有時候甚至還有少數的女人,畢竟,當地的人口是不可能一下子都跑乾淨的。這也是薛羅兩家為的安東諸侯,長期攻佔過程中形成日常常態了。

受制於兩家核心地盤主要多山丘陵的格局,防禦的一方清野堅壁收縮人口和物資,退到堅固城邑據點逐節抵抗;進攻的一方逐一拔除城寨據點,同時搜刮附近的人口和產出,補助軍用驅使勞役以戰養戰。

在兩家對抗的世世代代之中,似乎已經上演了許多次而變得有些輕車熟路的按部就班,只是這一次薛氏並沒有做好足夠的逐次抵抗和重點防禦。因此,這次在羅藩重整起來的三萬大軍面前,遭受損失要更大一些了。

畢竟,現在是春耕的時節,被這麼大軍掃蕩過一遍後。就算最後薛氏能夠收復這些地方,但耽誤了這個農時之後,也就意味著一整天的顆粒無收,和民間普遍性的饑荒了。

畢竟這裡是緯度更高,暖溼期也更短一些的東北地區,並不像兩淮那樣的水熱環境,還可以透過兩年三季,或是一年兩季套種的短期作物,來應急和補救。

在這裡,分辨敵我主從也很簡單,

羅藩士兵普遍戴的都是皮質兜帽或是釘皮盔,混雜著毛氈頭護或是皮毛包頭,還有少量圓尖鐵盔或是帶,那是軍官的專屬配備,而偶然見到被簇擁在其中的。

據說因為近似的地緣和產出,薛氏那邊也是大同小異的配備,相愛相殺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相互的影響和認知,也幾乎滲透到彼此的骨子裡,剩下的就是袍服和旗色上的差別而已。

從軍隊裝備成分上來說,羅氏這邊無論馬步的備甲率要高一些,還有相當大基數相對廉價的弓手;而薛氏那邊則有來自北朝提供的制式強弩,以及比例更高的騎兵。

而從東山城裡作戰這一路伴隨下來,成為我們這支專屬的協從部隊,則主要是當初那些來自建安州都督府的藩兵和西南區域的府兵,名義上由與淮東交好的家老羅思瑾統轄;

他們大概有兩千人左右,用繳獲的裝備重新武裝起來,因此戴得充滿燕地風格,布面毛氈縫合而成的寬邊范陽帽,穿北朝制式的鐵綴半身短甲和本地風格的皮套蔽膝、釘鐵護肩筒袖等混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提矛持盾的走在行進的佇列邊沿,與頭戴插著羽毛的圓邊盔或是纏著絲滌的大簷帽,身著素蘭帆布服外罩鑲皮背心或是連身鎖帷子的我軍,形成某種涇渭分明的鮮明對照。

從某種意義上說,羅藩指派出來這隻清一色近戰武器的人馬,充當得是配合我部作戰方式的專屬肉盾和先鋒、突擊隊的角色。

不過從東山城裡出來之後,到現在都還沒有派上用場的機會,唯一的城郭,就是捕獵了好些諸如熊鹿之類的,開春出來活動的當地大型動物。

然後我們的程序,就在分斷遼西唯一一條山脈,醫巫閭山南麓的遼西古郡的治所——開義城附近的北鎮邑,因為主動出來迎戰的敵人而暫時停頓了下來。

那看起來是一隻決然異常的哀兵,衣甲外披著白布,頭上纏著白色的孝帶。

....。。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大唐:我爸是李二 我在亮劍當倒爺 這家嫡女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