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底火什麼暫時不太可能一步到位,但是作為雷管的展方向,確實可以在爆炸物領域上更進一步的。
然後我又引著她,來到另一張特製的工作臺上,另一件,則是天工號精密加工技術的產物。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前圓後方的長金屬塊,其實是幾大鍛鐵件構成,卻要感謝這個時代,已經初具規模的鍛造技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槍機……”
我解釋道。
這個時代最好的燧槍,用的還是轉輪燧槍,有一個缺陷,就是擊次數稍多,轉輪的機括,就會逐漸失去彈性,當然對於燧槍的射來說,真心不算什麼。
因此我直接將之改良為更加簡單耐用的撞錘燧槍,進一步簡略掉裝填和射準備的間隙。
當然我不是不想一步到位所謂撞針槍,問題合適的壓縮彈簧,這個時代還沒有誕生呢,相比之下,各種彈性螺栓和鉚件的應用,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普遍,甚至形成一套規範性的標準。
這個槍機的構造,則是來自論壇上軍迷和燒友反覆討論過的,近代後槍的樣式雛形,所謂德萊塞步槍,霍爾步槍和卡曼爾萊德槍的綜合體。
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槍管後部有一個可以向上掀起的圓管,其原理就類似後世的子彈殼,將火藥和彈丸依次加入塞實,再扳下旋緊,讓管口的螺紋與槍管凹槽密閉,就防止大多數火藥氣體洩漏的問題。
更何況我還有一樣大殺器密封膠圈,原本是打算用在蒸汽機上到。,沒想到先在火槍設計上用上了。
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橡膠,但是卻又一種沿用了數百年的替代品杜仲膠,當然無法和硫化橡膠比硬度,主要是作為車輪防磨減震,以及防水的雨衣雨靴等生活用品上的應用。
此外我在彈藥上,還有一個小小的改進,就是所謂的紙殼定裝彈,當然是因為沒有底火的緣故,,只能做到火藥和彈丸的定裝,但是這也足夠。
這樣下來,雖然還有殘燼比較多,密閉圈受熱老化快等缺陷,但是對於射擊次數有限的原始版後裝槍來說,卻不算問題的問題了,
要知道因為材質和火藥的限制,這個時代的火銃,還是必須做的比較厚重結實,才能給人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安全感,射,前裝意味這隻有站立和半蹲佇列,才能裝填的限制,不得不靠佇列寬度來加強火力數量和威力。
一隻原始的後裝槍,已經足以秒殺這個時代大多數火器了。
這樣我距離夢想中排隊槍斃的彈幕時代,有更進了一步。剩下唯一能限制我的則是槍管的加工和選材。
我現在需要不斷的實驗各種管徑、厚度和長度,以找出一個重量。威力、精度和可靠性都比較折中的方案,然後作為批次化的標準。
起碼我有多種精煉鐵料的選擇,南朝有所謂四大名鐵,來自東海道的扶桑鐵和琉球鐵,來自西海道的南安鐵和天竺鐵,可以說各有優勢。
“需要我做什麼……”
謎樣生物聞絃歌而知雅意的道
“更大數量的鐵料,”
我開門見山
“因為手工加工的報廢率還比較高……”
“還有來自倭國的硫磺……”
“同樣需要借用宇文家的渠道去獲得……”
“至於硝石,我會從天竺那裡想辦法的。”
隨後,我有帶她去見了躲在某處私家工坊裡的沈嶽,作為某種交接。
這位沈瘸子,很是吃了幾天飽飯,洗刷於淨身體,又剔掉了雜草一般的須,穿上量身裁製的青綢布衫之後,佝僂的腰背也挺直了不少,
人模狗樣的可以看到曾經為一代大匠的某些舊日風采,很難讓人將他和之前那個蟑螂、溝鼠一般,披著麻袋片,在垃圾裡翻撿的駝背瘸佬,聯絡在一起,只是他殘廢的手臂和眼睛,卻是沒法恢復回來。
所以他只能作為指導和監工,兼帶調教一些細節,而無法身體力行大多數需要親自動手的工作。
但是他還是畫出了幾種機械的結構圖,呈現上來供我參考。作為一代大匠,最寶貴的無疑就是他頭腦裡的設計和經驗了,我為此專門僱請了兩個受過專門繪圖訓練的人,去協助他,將這麼多年積累的想法和方案,慢慢梳理出來,變成一份份圖紙和表格。
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高階的大匠,我還需要的是一個比較容易推廣和普及的工藝傳承體系和門類。對於這一點,經歷了太多事之後的他並沒有任何意見。
我雖然有很多想法,也有一定業餘愛好為基礎的動手能力,但是畢竟距離專業領域,還有相當的距離,因此,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熟的設計體系上,進行改良和修正,無疑是事半功倍最容易見效的捷徑。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