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少主毋須見外,喚我九郎,或曰義經,便可……”
對方笑容可掬的道,顯然得到某種提點。
“這次帶來三百兒郎,希望能夠在麾下,棉盡薄力……”
源九郎義經?,我心中忍不住奔過一群草泥馬,源九郎義經都在這裡了,你那隻到處搶人兵器的級忠狗武藏坊弁慶,又在哪裡,
“喂喂,你到底有多愛霓虹文化啊……”
隨後我對著她忍不住吐槽道。
“紫式部和源義經都冒出來了……”
“我家可還有一個平將門沒過來……”
謎樣生物得意的炫耀到
“他可是我家的總教習……”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我已經被一種本時空亂入的錯覺和混亂感,給弄糊塗了
“你打算在自家,開一個穿越版的源平之戰麼……”
“當然不是,這只是我們那位前輩的惡意趣味而已……”
她這才開口解釋道。
這個緣故,卻要上溯到乾元年,還叫日本的倭國一樁公案,當時的太政大臣,藤原四家之的藤原押勝美麻呂,不滿在位的孝謙女王,寵幸來自東土的僧人道鏡和玄舫,而悍然動平成京之變。
藤原氏乃是第一權臣,黨羽密佈內外,很快逼得孝謙王退位給新王,而自立為攝政,可惜好景不長,因為得到主鑑真帶來的東土僧團外援,孝謙女王在很短的時間內,重聚支持者反攻平成京,大敗藤原一黨而舉族盡誅之。
其中藤原押勝美麻呂的次子,帶著部分親族從屬逃亡出海,僥倖漂流到梁公的兩大領地之一夷州,恩准收留重新繁衍生息,然後又賜分兩家,一為平氏,一為源氏,成為如今島內,這兩大姓的祖源。
時隔多年後,倭國再次內亂南北分立,南朝請中土派兵扶持,遂以夷州藩就近助戰,這兩隻藤原後裔,也因此重歸扶桑開枝散葉,分據一方,那卻是另一個故事。
話說回來,
自從梁公派人開拓蝦夷大島,及扶桑的礦產以來,曾經孤立於海東的倭國,就變成中土某種形式上的半殖民地。
不但倭國公卿貴族,世代要前往中土遊學,乃至入仕的傳統,連普通倭國百姓,也大量出現在海外新拓之土上。
主要是因為唐人的外翻諸侯們,現這些倭人,可謂是吃苦耐勞,需求極少,堅韌兇殘,是充當對外擴張的上好炮灰和苦力。
因此開始大量引入倭人,充事各種危險困難的底層賤業,或是在人手不足的早期,充當一些工頭、監工之類的基層小頭目。
至今海外諸藩之中,猶有大量倭人的後裔,就算是我本家的羅藩領內也不例外,主要是作為歸化的二等人,來監管和驅使代表三、四等人的土戶和藩奴
相比那些擄來的其他民族土戶有所不同,歷史上這些倭人幾乎是高高興興,成群結隊的離開家鄉,到命運莫測的海外去,相比他們貧瘠困頓的本土生活,去海外反而成為改變這些,剛從奴隸氏族社會轉變過來的底層人民命運的機
雖然在這期間,有很多倭人因此埋骨他鄉,但是也有為數眾多的倭人,在海外的新天地立足下來,經過數代之後,變成國人,乃至家臣之屬,然後他們的故事,又激勵這更多,想改變命運的倭人,積極的出奔海外。
而夷州無疑就成為這些倭人,前往海外拓殖之前,重要的中轉和調教訓練之地。如今依舊有大量倭人或是倭人的後裔,在那裡討生活。
因此,作為當地屈指可數的著名藩家,宇文氏的領下,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倭人血統的臣屬,伴隨在謎樣生物的成長過程中。
這位源義經,不過只是其中之一。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