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經歷了乾元、泰興後,為了支援南海大開拓和終年不絕的藩貢體系,而不惜代價發數道軍民開山劈石,從五嶺的崇山峻嶺中,闢出了多條越嶺道和轉運水路。
然後是大量湧入的軍民戶口,對嶺外兩百年間披荊斬棘的開發和經營,以及南朝確立後,大興土木的建設這片根本之地,才有如今偏安嶺南一隅的局面。
其間既有氣勢磅礴的山巒,也有水網縱橫的平原;既有岩溶洞穴,也有川峽險灘的奇景,更有海天一色的港灣風光。
此外還可以算上南朝在嶺北地區設定的五路招討行司,在兩浙、江西、荊湖到西蜀,雲貴所控制的部分地盤。卻是在南朝建立的百多年間,經歷了永嘉大進軍,寧佑北伐等數次失敗或是部分成功的大徵之後,才形成的現今的格局。
宿夜在安遠鎮的時光,讓我頗為感嘆的卻是另一個發現。
因為相對的穩定,帶來日常維護的需要,硬化路面的直道和林立的電報線杆這兩樣,代表大唐全盛時期建設成就的產物,終於又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據說在被稱為乾元,泰興中興之後,大唐的黃金時代,歷代天子想要有所稱道的成就,就是拼命投入建設和拓展這兩樣事物。
因此在朝廷中樞的權威,最強勢的時代,
依靠這些蛛網密佈的傳訊線路,處於兩京之間大唐的中樞,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政令傳達和反饋在天下二十七道,九大都護,管領州府六百有餘,五千多縣治,以及數以百計的的羈縻屬和諸侯之地之間,並且對來自最偏遠或是邊疆地區的訊息,作出相應的對策和反應。
有了這些四通八達的直道,大唐的軍隊和錢糧,可以透過整個封建時代最高效的動員和調集體系,來慢慢撫平那些遭受災荒的地區和人口,或是將反亂的苗頭,扼殺在萌芽之中。
在乙未之亂後,被稱為大崩壞的時代中,整個北地或是南方大部分地區的直道和線路,都被戰亂拉鋸的磨盤給毀滅殆盡,蒙塵朽爛在野草蔓生之中。
只有從廣州誓師起兵,乘機吞併整個嶺外地區和南海藩屬的南海都督府境內,才得以保全了大部分基礎設施,並且在技術和工藝的大批流失殘缺的情況下,修修補補的沿用至今。
籍著這個停留的空檔,宇文蘿蘿也過來和我聊了幾句,然後給我一個小驚喜,從夾層盒子裡取出一把精緻的火銃,屬於騎從衛隊的制式。
這是她故作新奇眼熱,替我從陳夫人的騎從衛隊那裡,討要了一把備換的來,作為賞玩之物。
其中的主要零件三下五除二就被我拆散了下來,和包裹的皮套、絨布,以及用來搽試的麂皮和棉頭通杆什麼,整齊的碼放在一起。
這是一把頗為原始的遂發槍,厚實的滑膛短管和縮口,半曲指痕的握把,精巧的彈簧夾片和精心挑選的燧石,通體縷刻著某種飛馬踏雲的紋飾,充滿了某種穿越者前人,所留下的匠心和遺存,但是也就是這個程度了。
我又拿起木質藥瓶和裝著鉛丸的布袋,還有配套的工具檢查了一下,鉛丸是手工熔制打磨的,配重只能個人掌握,
又倒出一點藥粉搓在手指上,火藥的成分不知,顆粒還算細膩,儲存的也很好,沒有板結和潮感,而藥瓶的蓋子,同樣也是稱量火藥的用具,有塗蠟額封口,看起來具有一定防水能力。
依照這種工藝和材料,估計也是在小範圍的特殊配備,推廣起來足夠讓軍需官和後勤維護人員破產的。
這樣的話,我料想中全火器的部隊,就相去甚遠了,只能作為弓弩一般的遠端壓制和輔助兵種之一,在大規模冷兵器戰鬥中發揮作用。
但從另一方面說更多裝備和戰術上改良的空間,也意味著我的機遇和前景,就看我怎麼運作和利用這些知識上的代差。
想到這裡,我走下馬車來,對正在佈置行帳的風捲旗吩咐了幾句,
“什麼,參軍想試試手麼?。。”
他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給我找了處靠山的空地,還細心找個木牌,畫上一圈充作靶子。
不多會,也有好奇的騎從護衛湊過來,大有看我的熱鬧之意。因為沒有三點一線的準星什麼的瞄具,我只能站在二十步外,用槍管的脊線,來粗略對準。
有些費力的扣動下去,幾乎是延遲了半個呼氣的衝程之後,才聽碰的一聲和手中震感,隨著槍口噴出的嫋嫋白煙,驚起一小群飛鳥,也引來了更多探頭探腦的旁人
嗅著嗆人的味道,我皺皺眉頭,煙霧還是有點大,燃燒也不是那麼充分,火藥改進的餘地很大。
又看了眼槍膛,裡面的殘渣有點多,這也意味這,需要經常清理的必要性,引申開來,就是戰場持續火力的遮斷,也要個折扣。
這第一發,自然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不過這不算什麼,我又開始通膛裝藥墊實塞緊,最後填蛋,再把燧石復位到待擊,就像我之前反覆操作過的一樣。
有打了一發,同樣不知道飛哪裡去,不過我不氣遂,找根木杖做支架,托住槍身,這次打在靶子旁邊的山壁上,濺起一蓬沙石。
對著拿回來的靶子,我估計了一下彈道和偏轉程度,又走到彈孔前,一小片風化的碎石被打落下來,變形的鉛丸,嵌在碎窩中,穿透力和衝擊力還可以,起碼可以近距離對付輕甲的人。
我一口氣就藉故試射了十幾發,才算找到真正的初步手感,最後幾發幾乎都打在了靶子上,引得一片壓抑不住的驚歎聲。
這次試射,也讓那些頗有想看我笑話的騎從衛隊成員們,多少有些改觀,畢竟按照風捲旗的說法,這種東西因為操作和使用的繁瑣,以不好侍候的嬌貴著稱,因此在南朝也是屬於某種高階大氣的稀罕物和小眾配備。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