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 第七十四章 試手

第七十四章 試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光影1942:改寫影視的戰歌 王陽明傳 偶遇貓貓拼盡全力無法抵抗 網球王子之弦月織網時 八十年代小美人 再一次,重啟流水賬人生! 臥底我拿下教主 反派女二逆襲系統[快穿] 商戶子,走官途 回到夫君黑化前(雙重生) 帶空間去六零隨軍,在大院成團寵 絳珠新夢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最狂臥底,從獄中留後到登基稱帝 江寺玫瑰又度春:雙穿香魂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 大梁狂婿 嫁給獵戶後的悠然生活 嫂嫂請住口,惡貫滿盈不是我! 姜小白不當皇帝可惜了

第七十四章試手

輕輕晃動的馬車中,我重新踏上了旅程

在這陌生的世界中,顛沛流了大半年,突然有了一個來自同時空的同伴,而且還是蔭蘿外表的謎樣生物,不由讓人悲喜交加的感嘆,世事無常的命運弄人什麼的。

然後慶幸其,吾道不孤的同時,至少還有一個可以正常交流溝通,乃至傾訴吐糟的物件。乃至精神和思想上,相互依偎取暖的心靈慰藉。

但是起碼她看起來比我小,但是在這個世界的起步,看起來比我早上許多,在各種日常和資訊上,比我更具有優勢,這恰好是我目前所短板的,雖然信任度和可靠性上還有待商榷。

但我至少不用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去收集資料,兼帶探路踩點什麼的維持基本的安全感了。與此同時,我的旅伴也大大增加了。

像虞侯風捲旗和他的一小隊人馬,被我指名留下來繼續同行,對此,他千恩萬謝的鞍前馬後奔走不停。

另一個潛在的好訊息是

韓良臣或者說韓世宗同學,也預設了某種事實,打算隨我南下去先看看再說,這樣我總算空手套白狼的到手歷史武將一個,雖然個人聲望和關係,還只是在友善左右,忠誠度也在6、70上下。

要知道尋常情況下,像這種有著成熟歷史觀和背景勢力的成名人物,可沒那麼好上手或是變更立場的,光靠恩情什麼的,並不足以長期套牢和束縛一個人的立場,還要給他滿足基本的訴求,到足夠的發展空間,乃至實現理念和展露才華等等,其他值得追隨的理由,才是長久相互扶持共濟之道。

不過顯然這一路上,在沒有他們出手的機會了。

有這麼一隻精英模版加權勢光環的行司衛隊同行,基本消弭了到途中絕大多是的風險和隱患,不但沿途有地方官府和駐軍,殷情招待和迎送,而且基本不用擔心不給的問題。

而他們唯一一次出手,就是用齊射和排擊,驅散了堵塞道路的不明人群而已,就像是割稻草一樣的,留下大片屍體和血泊,一鬨而散。

更何況旅途有紅袖相伴,雖然這隻紅袖未免太幼齒了點。只是她成功的將陳夫人邀上那輛特製馬車之後,就時常呆在一起,看起來頗得其心的樣子。

我這一行,一路穿州過縣,經睦州、衡州,進入陳夫人名義上的孃家——饒州,卻沒有多停留,又繼續前行到撫州,再轉道吉州,經由廬陵,太和,入虔州,抵達虔化,就算到了南朝東南行司的寧都置制的治所。

沿途的地勢,也從原本一望無垠的水網平原,變成了高低起伏的零星丘陵,然後丘陵越來越密集,又變成大大小小山地之間,大片的盆地和曠闊的穀道。

於是又從當地,增派了一百名府兵和兩百名軍役雜使,作為開道通障和沿途翻山搭橋的腳力之用。

只是越往南走,除了沿途的景色風物之外,就不免還多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因為在尚稱完好的大路上,最常見的,就是滿載於道途的南投百姓,國朝已經百載,不要說打成一桶漿糊的北地,就算是最精華的東南和荊楚地區,亦是大小戰亂不斷。

因此一年到頭,最不缺乏的就是這些因為走投無路,或是抱著其他憧憬和夢想,而踏上南投之路的流人。

起碼在嶺外南朝控制下的地區,數十載不聞兵戈的基本安定和平和,還是有的。再加上南朝為了和洛都爭奪正溯的某種宣傳和輿論大戰,不免將南朝下轄吹噓成與北地流離失所,形成鮮明對比地上天堂。

因此,歷年歷代以來,南奔之人終年不絕,只是根據季節和時局,數量多寡而已。因為飢荽,因為體弱,因為氣候不適,各種死在道路上的亦不在少數,因此沿途不乏據說掩埋了累累屍骨的野冢,亦有僧人樹立的招魂浮屠和依山雕啄的佛龕。

隨著抽打鞭子和騎士賓士而過的聲音,車隊突然停了下來,

“前面就是梅嶺古道了。”

風捲旗過來,對我特意通傳道。

“須得停下來稍作歇息準備一二。。”

所謂南嶺或者,其實是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構成橫斷南荒,綿延不絕五嶺山脈。梅嶺古道正位於大庾嶺中段。

海拔並不算高,有大道盤山半腰之後,卻被人為的長二十丈,寬三丈,高十丈的大山凹,開通了一條寬一丈餘,長三十多華里的山間大道,成為長江與珠江相連的黃金通道。

是以這裡商旅富集,在山下依託古驛站,形成過一個規模相當大的安遠鎮,只是這些都已經隨昨日黃花流水去了,只剩下一個外圍關卡,兼帶的小型軍營,稀疏斜斜的旗幟刁斗,昭示這他們作為二線部隊的懶散和空閒。

而在,

高聳綿連的大山背後,就是被稱為嶺外,或是南朝的嶺南諸道地區,從原本被南海都督府逐步吞併的嶺南五府經略使,加上安南都護府和黔中道道基礎上,最終擴張析分成陸上七道,兩大海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據有後世的廣東、海南、廣西大部和雲貴部分,以及大半個中南半島,再加上諸多海陸藩領、屬國的偌大版圖。

嶺南之地自古以來以山地、丘陵、臺地、平原交錯複雜地貌著稱,且因為山地較多,河流密佈,遍地蠻荒,密林水澤,最早是隋唐以降,用來流人的苦厄之地,

雖然秦代就已經設立的南海、桂林、象郡所謂的“嶺南三郡”,但歷代沿革變化有限,真正的開化,卻是在開元名相張九齡,在大庾嶺開鑿了梅關古道以後,嶺南地區才得到逐步地開發。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