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外舅的懷柔之恩,只能恩在幽州,卻無法將這懷柔之恩傳至整個大漢疆土。”
“聖人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為上策。欲安百姓,必止戰戈。”
“然,如何止戰戈?難道外舅想用自己的仁、自己的名、自己的德來止戈,結束當今這個亂世嗎?
亂世之中,唯有以戰止戰。用刀兵馴服那些宵小之徒,用刀兵滅了那些所謂的諸侯,這樣才能徹底的止戈,還百姓一個安定的大漢。”
劉虞聽後苦笑一聲,嘆息道:“你我二人政見不合,各有各的路,即如此,那就我們兩個各自沿著各自的道路走下去吧!”
陳勐聽後,也是心中嘆息一聲,看來是勸不動自己的這個老丈人了。
然而想到劉虞後面的結局,陳勐還是忍不住的說道:
“外舅,如今與公孫瓚矛盾重重,那公孫瓚又是窮兵黷武之人。若不早日除之,他日必會給外舅帶來禍害。
如今公孫瓚身在渤海郡,遠離幽州,又新敗於袁紹,外舅何不趁此機會,拿下公孫瓚,收了公孫瓚的兵權。若外舅願意如此做,我願回去勸告大哥,讓大哥出兵協助外舅。”
劉虞聽後,搖了搖頭,說道:“公孫瓚此人雖然愛動刀兵,但畢竟有功於朝廷,且朝廷如今已經派人勸和兩人。
公孫瓚為薊侯,生死之命自當有朝廷來判斷,吾不能妄自尊大。公孫瓚如今新敗於袁紹,經此一事,想必也能認清刀兵非解決問題的良策。若公孫瓚能因此敗而有所改變,亦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結果。”
陳勐聽後,無奈的說道:“即如此,外舅還當小心才是。若是今後外舅想要用刀兵解決公孫瓚,請務必等我前來,或者等田疇從長安歸來,再行事。”
劉虞聽後有些驚訝,問道:“你也知道田子泰?”
“聽說過此人,喜愛讀書,善於擊劍。若外舅想動刀兵,此人實為一大臂助。”
“哎!子泰替我前往長安以盡忠臣禮節,已有一年有餘,至今仍無音訊,不知吉凶如何!此人確實有些才華。”
“外舅放心,子泰此人,智謀不凡,定然會安然無恙。”
“但願如此!”
陳勐在第一次說完想讓劉虞表奏劉備為青州刺史一事後,後面再沒有提及此事。陳勐知道,若是劉虞願意這樣做,那陳勐不用再說,劉虞也會做。若是劉虞不願,那陳勐說再多也無用。
告別劉虞後,陳勐又去見了劉盈脈的阿母,與之相談甚久。阿母埋怨陳勐此次沒有帶盈脈一同前來,陳勐表示回去後,就讓福叔儘快帶盈脈前來。
但阿母聽後,卻擔心冀州戰亂,恐盈脈路上有所閃失,最後言道,還是等戰亂平息後,再讓盈脈前來。陳勐自然贊同,畢竟這時候,跨過整個冀州,確實不太安全。
喜歡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