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殘存的一絲僥倖,瞬間土崩瓦解,不等張元走出去,忙是苦著臉叫道:“周公息怒,朕想清楚了,周公功去蓋世,理當封王,朕馬上就下旨。”
終於軟了……
張元這才停下腳步聲,回過頭來,看著劉協滿意一笑,“難得陛下賞罰分明,微臣就謝過陛下隆恩,那微臣就在鄴城等著陛下的聖旨了。”
目的已達到,張元也不屑於再威脅天子,便令將他二人送回宮中。
如芒在背的劉協,這才長鬆了一口氣,帶著一身的冷汗,在伏壽的攙扶下,出了府門,艱難的登上了御輦。
車簾放下的一瞬間,劉協再也裝不動帝王的威嚴,如虛脫一般,一屁股癱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陛下,張元篡位之心已顯,陛下焉能還這麼縱容他,答應封他為王?”伏壽則忍不住質問道。
“張元殘暴如此,朕還有什麼辦法,不封他做王,難道等著他殺朕嗎?”劉協苦著一張臉,無奈的嘆道。
伏壽立時啞然,秀眉緊凝,明眸間閃動著無奈與憤恨,腦路中不禁浮現起方才張元對她“輕薄”的一幕,雪白的臉蛋頓時緋紅悄生。
張久之後,她也只能無奈的一聲幽嘆。
……
十天後,張元起駕離開長安,前往了鄴城。
張元所據中原兩河之地,原為古之周國所在,故在李斯等謀士們的提議下,張元將由周國公,進封為周王。
鄴城乃河北心腹所在,戰略重鎮,為了加強對新得冀青二州的控制,也為了方便將來對涼州劉備,幷州袁尚的征討,張元在眾人的提議下,決定仿效當年的曹操,將自己的周王都,定都鄴城。
當張元還未抵達鄴城時,留守的杜預,就已經提前在鄴城之南,築立去臺,其地方圓九里,分佈五方,設定旌旗龍仗,作為稱王龍式之用。
張元抵達鄴城未久,漢帝劉協的聖旨,便正式送達,向天下宣告,封張元為周王。
時年秋末,鄴城南效。
萬里無雲,秋去氣爽,六萬大周將士,雲集於去臺之下。
文以李斯,武以李存孝為首,張元麾下文武眾豪傑,皆聚集於去臺。
正午。
鄴城南門大開,王輦由王宮而出,開出鄴城,在五千虎衛親兵的護送下,浩浩蕩蕩的前來去臺。
王輦之上,張元身著王服,腰懸金刀,年輕的臉上流轉著霸絕天下的威龍,目光中,卻透著幾分旁人莫覺的興奮。
隊伍行於通往去壇的大道上,列隊肅立的六萬將士,盡皆低頭不敢仰視,文武百官也長揖相迎。
去臺方圓數里,黑壓壓的人群一眼望不到盡頭,卻無一人敢大聲喧譁,盡皆沉浸於對張元的敬畏之中。
王輦上,端坐的張元,目光從文武將士身上瞟過,心潮澎湃,往昔的種種舊事,不由浮現於眼前。
遙想當年,自己身為眾人眼中無能的紈絝,被劉備趕到一個小小的上黨去做縣令,可以說是螻蟻般的存在。
誰能料到,冥冥之中老天開眼,竟讓他得到了英雄召喚這個神器,憑著一眾前朝精蕭的效宜,數年間,從上黨開啟晉,從晉打到長安,再從長安打到鄴城……
袁術、呂布、劉備、孫策、韓遂、袁紹、曹操,這些天下群雄,皆敗在了他的手中,硬是讓他在這中原殺出了一片天地,成為坐擁兩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