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語輕描淡寫,彷彿絲毫不為己方陣營,眼下所面臨的困境而擔憂。
李儒的沉穩,讓董卓漸漸重燃起了勇氣,便道:“如今陳留已失,張賊早晚要兵進長安,文若有何對策。”
“張賊雖勝,但我們還有長安這座堅城,糧草充足,足可以一守,彧以為,我們在堅守長安的同時,還要做好兩手準備。”李儒洋洋灑灑道。
兩手準備。
董卓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希望。
李儒便目光看向西面,抬手遙指,“為今之計,太師當派人前往長安,加緊經營關中,萬一長安堅守不利,必要緊刻,太師可護著天子再次遷都長安,仿效當年之秦國,待時機成熟,再舉兵出宋,必可一舉收復中原。”
再遷關中。
左右眾文武,聽得李儒這番去論,神色皆是為之一振。
董卓臉上也掠過一絲興奮,卻又道:“關中為董卓禍害,如今已是殘破,且馬韓等西涼諸侯林立,這些人名義上歸附朝廷,實際上卻並未真心歸順,想要西遷關中,只怕沒那麼容易啊。”
“太師握有天子這張大義旗幟,名正言順的遷都長安,料想西涼諸侯們也不敢公開對抗,只要咱們能順利的進入長安,在關中站穩腳跟,憑太師的睿智,到時軟硬兼施,還怕鎮服不了形同散沙的西涼諸侯麼。”
李儒卻自信十足。
“只要太師能坐穩關中,憑著關中四塞之固,無論是張賊,還是袁紹奪下中原,都足以抵擋其兵鋒。到時只要咱們能恢復元氣,待中原有變,再揮師東進,中原必復,漢室必興。”
聽罷李儒一席話,董卓臉上的憂慮已煙銷雲散,那熄滅的鬥志,又重新燃起。
思索片刻,董卓不敢猶豫,當即派了董昭、鍾繇,以及心腹謀士楊定,還在宗族大將華雄,以天子的名義前往長安,為萬不得已的西遷,提前做準備。
董卓本人,則會合李儒,繼續退往長安,加固城池,收攏敗兵,徵募兵馬,擺出堅守長安之勢。
畢竟,中原才是董卓的根本,不到萬不得已,董卓又豈會放棄,輕易的退往關中。
再次回望北面時,董卓的目光中,已透射出強烈的自信,冷哼道:“張賊,不到最後一刻,孤絕不會把中原拱手讓給你,有膽的話,就來進攻長安吧,孤必叫你折刀城下。”
長安的意義,不僅僅是因為其位於中原腹地,周圍乃是潁川富庶之地,更因為其乃天子所在,經過董卓的經營之後,已成為中原的心臟
張元只要將他的戰旗,插在長安城頭,就等天向天下人宣告,他已非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是一躍成為了爭奪天下梟雄。
如果他再能從董卓的手中,把天子這面大義旗幟拿下,他就可以取代董卓,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王霸之道。
環掃一眼階前豪傑智士,張元意氣風發,毫無猶豫,當即拍案而起,揮手喝道:“中原不取,無以爭天下,長安不克,無以得中原,傳令下去,全軍即刻南下,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我誓也要將長安拿下。”
“他的智謀不亞於董卓,更有王者之氣,說不定他才真正是賈詡口中,可以熲定亂世的王者,我張濟跟隨著他,才真正能實現榮華富貴,名垂千古……”
喜歡三國之無限抽獎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無限抽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