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侍郎楊仲林溫文爾雅的笑著對吏部侍郎說道:“看著這些進士,就像看著當初的咱們啊。”
只不過,沉浮宦海多年,楊仲林早就不是當初的自己了。
他抬眼看去,那些興奮的進士一如往昔的自己。
恍惚之間,楊仲林彷彿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向這裡走來。
楊仲林苦澀的笑了笑,看來自己都快忘了,原來的自己也是有一顆赤子心的啊。
哪個讀書人年少時不曾立志匡服天下啊?幻想著自己能驅除外敵,成就無上功耀,力保我大周江山萬萬年。
只不過,這赤子心讓功名利祿磨去一點,讓無上地位磨去一點,再讓榮華富貴磨去一點。
磨來磨去,赤子心和心中的光芒便消逝掉了。
往後,心中只餘下了功名富貴,趨炎附勢。
但願,這些年輕進士們不會再成為下一個楊仲林。
那宦官把進士們帶到楊仲林面前,便離去了。
剩下的事情,就看禮部和吏部的了。
一抹金光,撕破黑暗,照亮了金鑾大殿。
太陽出來了。
在正殿前侍候的太監高聲傳著旨意:“宣永興年新科進士入殿覲見。”
“宣永興年新科進士入殿……”
“宣永興年……”
金鑾殿很大,裡面已經擺滿了考試用的桌椅。
楊仲林和吏部侍郎帶頭向永興帝行禮:“臣等拜見陛下,願陛下長樂未央。”
除重大場合,拜見皇帝是不需要行跪拜禮的,只需要簡單的作揖彎腰行禮便是。
龍椅上的永興帝渾身散發著威嚴,不帶任何感情的開口說道:“平身吧。”
行完禮後,禮部尚書讓眾人在考試用的桌椅前坐下了。
殿試之時,考的只有策論一題,由皇帝親自出題。
穿著深青色官服的楊仲林走上前躬身行禮問道:“敢問陛下,此次殿試題目為何?”
永興帝沉吟片刻後,緩緩說道:“我大周北境多受侵擾,那便以何以解我大周邊境之憂患為題吧。”
說完題目以後,永興帝就靜靜的坐在龍椅上用審視的眼神看著眾人。
當他看到李墨染時,臉上閃過了一絲常人無法察覺的玩味的笑容。
定國公李景松的兒子,最後還是高中進士了。
那看來這定國公之子,倒是頗有一些文采了。
楊仲林退下後,“稍微”潤色了一下題目,吩咐幾名宦官抄寫了下來發給了眾進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殿試用的紙極為的考究,用的是江南上供的優質雪花宣紙。
據說這種宣紙可傳千年不朽,留墨百年而不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