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李航並沒有囚禁中年人,至少,中年人以為李航會逼迫自己乾點什麼,但是李航卻只是讓他多看看。
這不看還不打緊,一看,中年人便沉浸在了汝陰的街頭巷尾之中。
這裡的老人不用幹活,即便是幹活,那也不會太重,這就是中年人的第一個感受。
這些個老人有事沒事喜歡在一起聊天,偶爾看見一個幹活的,也會笑話對方,“勞碌命啊!”
“忙了一輩子,閒不下來了,總想著做點什麼!”幹活的老人也是笑呵呵的,完全沒有那種被衣食束縛住的感覺。
中年人很喜歡這種感覺,笑呵呵的跟在人群的背後,聽著他們嘮家長裡短。
當然,最讓他喜歡的一幕還是下午的時候,太陽將要下山之前,會有一幫人興沖沖的跑過大街小巷,他們大呼小叫,卻並不會讓人感到喧譁,相反的,那些老人還會樂呵呵的看著他們。
這是放學的孩子。
汝陰的學堂足足有十幾座,是學堂,而不是什麼私塾!
其中大半都是由李航組織的,是汝陰官方的學堂,覆蓋面從幼童到大人,即便是已經成年的人,想要求學,也是有路可走的,甚至不用怕被笑話,因為這樣的成年人很多很多。
之乎者也的誦讀換成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經,百家姓,這些文章就連中年人也很喜歡。
他好奇的詢問那些老人,“這些都是誰寫的,堪稱一代文豪了吧。”
“這些啊,都是咱們小太守寫的,可以讓孩子明是非,懂事理!”老人爽朗的回答道。
中年人蒙了,李航李子美,難不成是全能的不成?
緊接著,他去了這些學院,或許叫做學堂更好。
但是不管是哪所學院,門口都會有一塊石頭,寫著同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正面的詩已經讓中年人歎為觀止了,背面還會有另外一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絕知此事要躬行!”
中年人沉默了,他看到了李航在汝陰強大的影響力,對於李航本身的文學功底之類的,也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
他向人請教李航過往的詩詞,隨後便被李航一連串的戰績所驚到了。
什麼亂七八糟的鬥文拿下了天下第一的稱號,什麼娶妻面對刁難他的丈母孃,於是作詩一首,接二連三的事情打擊得中年人暈頭轉向。
如果說這些還是開胃菜,真正讓中年人折服的,乃是進入學堂之後看到的全新的知識體系,物理化學生物!
僅僅是片刻的思索,中年人就已經意識到了李航是什麼人了。
這種人,堪稱一代聖人!
孔子,開闢了儒學體系,被人稱為孔聖人,同樣的還有老子之類的。
一個被群眾接受並且被大幅度研究學習的體系被弄出來,那麼它的創始人,自然能被稱作聖人,至少,中年人就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