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二節打完還差4分鐘,兩隊分差已經急速擴大到10分左右。
迫不得已,馬刺只能繼續將球交給鄧肯,讓鄧肯支配球,轉移球。
要麼鄧肯自己攻,要麼鄧肯給隊友製造機會。
可這樣一來,鄧肯體能消耗自然加劇了。
在第二節剩下的時間裡,霍嵩跟鄧肯繼續強強對話,兩人都只拿到了4分,算是打了個旗鼓相當。
可活塞保持住了優勢,馬刺卻沒辦法縮小比分。
上半場打完,場上比分是42比53,活塞靠著主力相繼發力,以及針對性的防守,贏了馬刺11分。
話說回來,這場比賽,活塞的防守還是做的挺不錯的。
極其擅長防守的馬刺,再一次證明了他們沒辦法限制住活塞進攻,沒辦法限制活塞當家球星憑藉個人實力得分。
活塞多點開花,球星級別的球員誰都能站出來。
馬刺全靠gdp,而這個時候p還沒完全進化,光靠巔峰鄧肯和吉諾比利,可不是活塞的對手。
g2的上半場,活塞繼續保持領先,而且分差還拉開了10分,這讓馬刺倍感壓力。
在總決賽,想要在下半場追回來這樣的分差,雖說不是什麼難事。
但別忘了,活塞很擅長打順風球。
更別說這裡還是活塞的主場,底特律的球迷很瘋狂,活塞的球員防守端也做的很瘋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三節打了半節,兩隊分差已經正式超過15分,鄧肯進攻端的威脅進一步下降。
雖說因為馬布裡突入手感遇冷,導致兩隊分差保持在15分上下了一段時間,但很快霍嵩在內線猛攻,打破了僵局。
差一點,就差一點點,活塞能夠在第三節結束之前,將分差確定在20分。
要不是馬刺不想那麼輕易認輸,不想就這個分差,遺憾的返回聖安東尼奧,馬刺或許真有可能被活塞三節打崩。
不爭饅頭爭口氣,馬刺也是西部勁旅,不可能連續兩場都被活塞三分節打出20分的分差。
不過,有時候意氣用事只能持續一段時間。
到了第四節,活塞依舊贏的很乾脆。
只是半節時間,馬刺迫不得已,再次舉旗投降。
沒辦法,分差太大了,時間太短了。
馬刺又只能死操鄧肯這個點,但這兩場比賽,都證明了活塞有限制鄧肯的防守資源。
事實也證明了,如果馬刺沒辦法在前三節獲得優勢,亦或是均勢局面,第四節想要贏,想也別想。
很遺憾,有時候不得不承認,活塞綜合實力還在馬刺之上。
為什麼去年活塞贏湖人那麼幹脆,實際上還不是活塞實力要強出湖人一節。
今年的馬刺也無外乎是這種局面,對上活塞,差了點實力。
即便這還是自毀長城的活塞,要是碰上去年全盛狀態的活塞,馬刺更別想贏。
話說,隨著馬刺再一次投降,活塞很輕易的以18分的分差,再次拿下主場的勝利。
隨著接下來兩隊轉戰聖安東尼奧,時間很快來到6月12號。
活塞跟馬刺的總決賽g3,也就在這一日進行。
今時不同往日,回到主場的馬刺士氣大振,馬刺靠著主場優勢,外加前兩場慘敗的經驗教訓,g3一反常態,從第一節就打了雞血一樣,猛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