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想了想,也不記得是否真跟嬴政說過這些話,但既然嬴政說耳熟,那自己還是趕緊進入正題的好。
“大秦現在選撥官員主要有四種方式,其一,徵辟,父王建招賢館也不過是為了更過的徵辟賢才;其二薦舉,宮中的郎官還有各地的小吏都是靠薦舉而來;其三憑爵為官,憑爵為官又分為戰功封爵和納粟賜爵兩種;其四是自薦,也是成為官員的可能性最小的一種。”
“不用兒臣去說,父王也知道,除了靠戰功獲得爵位,再以此做官之外,另外三種途徑靠的全是名聲,而名聲這種東西是最不靠譜的。”
“這四種入仕途徑中,最多人採用的是薦舉,也就是說大部分官員都是靠別人推薦才做了官員。被推薦的人有兩種人,一種是名聲響亮,卻沒有做官的,另一種則是推薦人的親屬,宮中的郎官大多如此,各縣基層的小吏也有很多都是三老推薦自家的子侄。”
“父王看不到這種選官方式的危害嗎?”
嬴政不置可否。
扶蘇接著道:“這種辦法相比較與周王分封天下,世卿世祿,要好到不知哪裡,普通人如果有才能,也可以透過他人舉薦為官,可是才能有誰來評判?”
“人皆有親疏遠近,我想沒有人願意舉薦自己的仇人去做官,即使被舉薦的人再怎麼有才能。”
“被舉薦的人也有親疏遠近,他更願意和舉薦自己的人成為朋友,甚至朋黨。”
“到了那時候,這天下就不再是父王的天下,而是這些官僚的天下。”
扶蘇知道自己有些危言聳聽,在舊時空這種制度至少用了數百年才逐漸走向腐化、沒落,科舉制度應該是在隋唐的時候才出現,在這時候舉薦制度還是很有效果的,也沒有出現扶蘇所說的這些事情。
“多思多想,不錯;對官員有戒懼之心,也不錯。”嬴政還是沒有正面對扶蘇的言論評價。
“‘任人而所任者不善’,當以何罪?”嬴政開口問道。
“各以其罪罪之。”扶蘇回答道,這句話是說,舉薦他人為官,自己要擔負擔保責任,將來出了事情,自己要被連坐的。
“嗯。”嬴政對扶蘇的反應還算滿意,“有此法在,還不能保證推薦之人的公正嗎?”
扶蘇沉吟不語,看來想要說服嬴政是不太可能了。
嬴政看扶蘇似乎受到了打擊,少見的用手摩挲著扶蘇的頭,道:“我知道你的聰明,從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就與眾不同,我打下來的江山,將來也許只有在你手裡才能真正萬世不移吧。你想做什麼就去做,不用顧忌什麼,寡人來給你遮風擋雨。”
扶蘇從沒想過嬴政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甚至有些感動的想問一問能不能把墨者放回來,但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不過好像嬴政並沒有反對呂不韋回到咸陽,這事情就這麼成了。
喜歡扶秦請大家收藏:()扶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