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遷連稱不敢,接著問道:“有第一個,那是不是還有第二個?”
扶蘇笑笑,沒有說話,也許寫出《百家姓》不是太難,但想寫出嚴謹的世本,可沒那麼容易。
“公子?”董遷見扶蘇沒有答話,問了一聲。
“剩下的不用著急,待你把第一個完成了再說吧!”
董遷聽了默然無語,最後還是道:“簡本《百家姓》容易,世本就難了,恐怕要耗時數年也未必能成,但這幾年間,我自認為還有餘力可以完成類似《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一樣的文章,公子若有其他計劃不妨一起告訴我,就是我不能完成,公子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扶蘇看著董遷,沒想到他有如此自信,要知道舊時空這些啟蒙讀物大部分都是無數人一起完善才創造出來的,這董遷竟然將他們當成正式工作之外的休閒了。
“好,既然董兄有此大才,那我就再說一個。”
扶蘇起身,走進自己的書房,從裡邊拿出一本書,放到董遷面前。
董遷拿近一看,是一本裝訂精美的《韓非子》,這本書也是博望商鋪販賣的諸多書籍中的一種,韓非能夠名稱天下,除了嬴政對韓非思想的推崇,就是透過這本書了。
“公子這是何意?”
“董兄,有沒有讀過這本書?”
董遷點點頭,“剛到學宮,廖師就把這本書給我,我曾仔細讀過。”
“那就好,這裡邊有幾篇文章,不知道董兄是否還記得?”
“哪幾篇?”
“守株待兔,諱疾忌醫、自相矛盾……”扶蘇將《韓非子》一書讀了無數遍,順嘴就說出來幾個在舊時空的成語,這些成語無一例外都是源自《韓非子》。
董遷低頭思考一陣,面色有異道:“可是那‘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扁鵲見蔡桓公……’。”
董遷將文章一字不差的背出來,扶蘇才想起來,這守株待兔出自《五蠹》篇,正是韓非諷刺儒家的文章。當下訕訕道:“正是,董兄好記性。”
“我打算收集天下著作,擷取其中類似這樣的小故事,以作啟蒙之用。畢竟已經寫好的《弟子規》、《千字文》也好,董兄即將編寫的《百家姓》也罷,用來教人識字是綽綽有餘,但啟蒙更多的是教人明事理,辨是非。這些小文章,很有寓意,又短小精悍,恰好有此作用。”
扶蘇將自己的打算緩緩說出。
董遷有些佩服的看向扶蘇,道:“公子的奇思妙想,真是層出不窮。”
“過獎,過獎。”扶蘇乾笑。
“公子這個計劃怕是也要耗時不短,而且光是手機天下各家著作就要好長時間……”
“董兄不用擔心,我這裡有呂相當年編撰的《呂覽》,其中已經收錄不少各家學說,可以一用,而且我已經開始收集各家著作,現在很多都已經在博望印書館排版了,用不了多久,就會送到學宮來。”
喜歡扶秦請大家收藏:()扶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