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穩穩的幸福—儷超戀、海洋近衛軍的推薦。)
扶蘇心想不會是因為沒有選上委員,來鬧脾氣吧。
“董先生,來此何事?”
出乎扶蘇意料,董遷並沒有提及下午的選舉,而是想要寫書。
“公子客氣了,當不得先生的稱呼,公子稱我名諱即可。”董遷雖然傲氣,但在秦國公子面前,也還謙遜。
“不可,不可,董先生如此大才,我豈能如此無禮,我稱你一聲董兄吧。”扶蘇知道那兩篇文章幾乎是董遷一人寫就,年齡卻不過十八歲,算得上是天才了。
“多謝公子。”
“我和廖師、姜兄編寫《弟子規》、《千字文》的時候,廖師曾說這兩篇文章都是應公子的要求所寫,而且公子似乎還有其他的構思,我當時就心動不已,只是那兩篇文章牽扯了精力,一直沒有機會向公子討教,如今兩篇文章已經透過了公子的稽核,我並沒有其他本事,只覺得自己文筆還不錯,特此前來請公子賜教。”
“董兄如此急迫?”扶蘇問道。
“我知董兄為了《弟子規》、《千字文》心神消耗巨大,不打算休息一陣嗎?”
“我也就這點本事了,不寫點東西,就是蹉跎歲月,浪費生命。”
“那好,我這裡還有兩個想法,還請董兄參考。”扶蘇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之前想要讓廖智完成的任務,告訴董遷。
“第一個,《百家姓》,就以董兄的《千字文》的形式,以四言韻文的形式,羅列百家姓氏。”
董遷點點頭,“這個不難,不出數月,必能完成。”
扶蘇搖搖頭,道:“沒那麼簡單,這只是簡本,我的想法是以此為基礎,編撰世本。”
扶蘇停頓下來,思考一陣,接著說:“現在有好事之徒編撰世本,但其中多有謬誤,而且追溯祖先之時,也多奇談怪論,牽附神鬼,我有意正本清源,編撰百家姓氏之譜,不知道董兄以為如何?”
董遷聽了之後默默思考,過了一陣,董遷面色嚴肅道:“公子的想法很好,但是編撰百家姓氏牒譜,恐怕不是數人一時一刻能夠完成,就是數年之功,也未必能成。”
董遷看向扶蘇,扶蘇卻沒有表示,既不表示贊同,也沒有否認。
董遷又是沉思一陣,道:“好,我寫,不過我有自知之明,自己一人實在無法完成,需要幾個幫手,還請公子應允。”
“這個沒問題,無論是不是學宮教習,只要董兄能夠請到,都可以。”
董遷點點頭,“除此之外,還需要查閱史籍,以作參考。”
“也沒有問題,太史院的司馬鴻可予董兄方便,而且秦國的戶口統計也將完成,到時候我可以想辦法讓董兄借閱戶籍資料。”
“那就多謝公子了。”
看來這董遷果然是自負才學,扶蘇本意不過是讓《百家姓》提前出現,但是看到董遷主動來尋,才把難度提升,不過這董遷竟然絲毫不懼,提了兩個要求就接下任務。
“董兄果然大才,我期待董兄早日完成,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