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林益輝,2學分
《組織學與胚胎學》——坎貝爾,3.5學分
《系統解剖學》——袁強,3學分
《人類學簡史》——鄧聰,2.5學分
《微生物學》——石曉雅,2學分
《醫學實驗》——王晶晶,2學分
《預防醫學》——安東尼·福奇、珍妮·惠特曼,3學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方國華,2學分
《體育》——李景旺、杜蘭特,3學分
……
除了週末,學生們的課表幾乎被各種各樣的課程塞滿。
而且等到大一下學期,各個專業的專業課程開始後,學習強度會更大。
當然,大學畢竟不是高中,學生不可能一直都在學習,而不參加娛樂活動。
張子凡還很貼心的組織了“細胞培養大賽”、“外科結研究協會”、“刷試管大賽”等一系列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大家的課餘生活。
不過即便是這樣,張子凡還是被一個名叫管如潮的孩子攔住提問道:“校長,請問我們沒有英語課嗎?英語可是我最擅長的學科啊!請務必開設英語課。”
其實管如潮的英語也實屬一般,高考只有100分出頭。
但作為帝都學子,他從小接觸各種高水平的英語老師,還有外教小班化輔導。
無論是口語還是聽力,水平都遠在小城市和農村的孩子。
在數門科目受到打擊之後,管如潮本想透過英語扳回一城,卻猛然發現,學校居然沒有開設英語課?
“大學英語啊……”
張子凡摸了摸下巴。
原本他是不打算開設英語課程的,畢竟自己在實驗裡都提倡無外語交流了,英語的重要性會逐漸降低。
不過轉念想想,美英加澳新這盎格魯撒克遜五眼聯盟,確實依然牢牢把控著世界醫學研究的主導。
雖然不提倡自己的學生用英語寫論文,但如果連國外的醫學資料都看不懂,這就有些尷尬了。
再者,浩然醫院國際部,一向都本著讓外國友人賓至如歸的宗旨,推出每小時500美元的英語服務、每小時700美元的其他外語服務。
不是每個老外都有唐堂佳子那樣,為了省錢而苦練中文的決心的。
因此外語服務費也是國際部的重要收入來源。
如果年輕一代浩然人全都不懂英語的話,不利於未來割韭菜。
此外,國家也規定,想要專升本,必須透過英語三級考試。
以這些學生的資質,過個三級肯定不在話下。
但關鍵也得開設課程不是。
想了想,張子凡表示認同:“管同學,你說得有道理,我就開設一下這個英語好了。正好我認識一個朋友,看上去無所事事的樣子,我會請他按時來上課的,你放心,他的倫敦音相當標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子凡做出承諾的同時,遠在倫敦李特農生物實驗室的老安德森毫無徵兆地打了噴嚏,接著繼續訓斥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
如果說,有一個同學去向校長申請加課,校長也同意了。
從而導致原本就非常緊張的課程變得更加擁擠。
一般情況下,這個同學肯定會成為“全民公敵”,受到全校同學的鄙視,下場不比喜歡打小報告的告密仔好多少。
但在浩然醫高專,這一切都是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