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新型高效腹透技術,其實已經在川省衛生廳的幫助下,上報給有關部門了,不過張子凡一直沒有聽到這件事的下文。
儘管如此,這並不影響這項技術被好幾家部隊醫院看重,紛紛都與張子凡聯絡的事情。
由於在現代醫療條件下,血液透析法已經相當成熟了,療效也十分穩定。
因此在大醫院裡面,張子凡的新式腹膜透析法應用空間並不大。
哪怕這可以略微增加透析效果,但優勢也不算明顯,還有著原有裝置浪費閒置的問題。
因此真正對這項技術感興趣的,是部隊醫院,尤其是直接參與救災,見識過浩然醫療新技術的實戰表現的川、甘、陝三省部隊醫院。
戰地急救、抗災搶險這樣的惡劣壞境,才是對裝置要求相對較低的新式腹膜透析技術的展現舞臺。
很多人都說,部隊醫院似乎有越來越地方化的傾向,重要性在降低。
於此同時,市場化醫療的崛起,好像也能替代一部分他們的功能。
但張子凡還是覺得,這種說法是片面而錯誤的。
擁有一支強大的子弟兵醫療隊伍非常重要,上一次,浩然醫院出現在震區那只是恰逢其會。
想要指望民營醫院在搶險救災當中起到支柱作用是根本靠不住的,雖然浩然或許會成為一個特例,但特例就是特例,不是普遍現象。
於此同時,即便是一般的公立醫療隊伍,在面對攻堅克難、流血犧牲的極端惡劣條件下,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有其侷限性的。
真正能夠在激流中屹立不倒,在最危險、最艱苦的地區帶頭向前的,只能是那些穿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
因此,當西部三省的部隊醫院表示希望派員來浩然學習之後,張子凡也就立刻同意了。
而第一批來院學習的部隊醫生,時間節點也被雙方安排在了今年年中。
說句實話,張子凡辦學校的事情除了老方外,還沒怎麼和人商量。
就是怕嚇到他們,畢竟人手緊張確實是個硬傷。
所以張子凡想盡一切辦法,利用可用的勞動力。
不管是部隊醫院,還是燕山醫院的進修醫生來,張子凡都會讓胖嬸好吃好喝的招待,在學本事之餘,去學校裡幫幫忙、代代課什麼的,應該不過分吧?
……
s市距離魔都實在是太近,高鐵動車又實在太快。
張子凡躺在椅子上,腦子中的發展計劃還沒全部捋順,火車就開始緩緩減速。
看著窗外熟悉的站臺,張子凡發現自己卻沒有了去年來這裡的激動。
果然,大佬的涵養說到底還是需要閱歷來支撐啊!
張子凡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
轉過頭,看了一眼歪頭睡著卻還在傻笑的王斌,張子凡搖搖頭。
人到中年嘛就不要逞強了,這幾天在實驗室裡龍精虎猛的,果然還是有些透支啊!
“老王,醒醒,到站了。”張子凡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