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樣才華的年輕人,註定是不能被腐朽思維束縛住的。
因此王斌教授完全答應了張子凡的要求,甚至提議,由張子凡擔任聯合研究所的所長,而自己則只是掛名副所長。
這可是老一輩科學家,用自己的名譽為年輕人鋪路了,對此,張子凡當然也非常感動。
並且,王斌教授還允諾了,只要舒馬赫的治療方法能夠成功,自己無論如何也要為他申請到一個國家級的科學技術進步獎。
雖然這種級別的腦部治療新技術,一旦系統性成功,不可能不獲獎。
但科學技術進步獎這樣的獎項和諾獎一樣,不是當年頒發的,有相當大的滯後性。
短則五六年,長則幾十年後,才能輪得到。
但有了王斌教授力推就不一樣了,能夠大大加快張子凡獲獎的時間。
去年張子凡的新式腹透技術,其實就夠資格評獎,不過沒有大佬提攜,應該還在論資排輩之中。
王斌教授拉張子凡的臨床成果一把,也不算什麼走後門,因為如此重要的腦外科新技術,絕對配得上特事特辦,提前獲獎。
甚至王斌教授都已經迫不及待地希望,聯合實驗中心能夠快點建成使用。
這樣他的團隊就能和張子凡這邊一起進一步研究,在神經性癲癇、阿爾茨海默病等領域中,這一療法的應用前景了。
阿爾茨海默病這樣的大腦皮層退行性疾病,不但作為保障上級的老年病醫院燕山醫院極端重視,放眼全球,也是醫學生理學界科研攻關中的熱點前沿。
這類疾病一旦被聯合研究所攻克,那可以不誇張的說,現今全世界所有活著的醫學家中排江湖地位,張子凡捎帶著王斌,往前十那麼一杵,別人是絕對不敢有什麼怨言的。
而到那時候,如果諾獎不頒發給張、王,那將是諾獎的損失。
雖然不是像楊、李那樣並列獲獎,但王斌計算過,自己作為次要研究者,蹭個諾獎是大有可能的。
是的,臨到半隻腳踏出學術圈的時候,王斌才第一次發現,諾貝爾獎距離自己似乎是那麼的近。
這當然讓他心動了,連忙把腳又受了回來。
仕途雖然重要,但諾獎,這才是一個學者畢生最大的追求。
再說了,去衛生部工作,這與參加科研也並不是完全衝突的嘛。
操作的好,說不定接著科研大勝利的東風,自己在仕途上還能鵬程萬里呢!
因此,如今對於王斌來說,最關注的事情,當然就是舒馬赫的術後恢復。
舒馬赫能不能恢復正常的腦功能,這關係到王斌未來一年中人生軌跡的徹底改變。
也正因為此,他一度都打算爽約今年的魔都醫學年會,留在浩然醫院繼續觀察舒馬赫的復健。
只是恰好已經恢復意識,但反應明顯遲鈍的舒馬赫,也需要外出活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王斌教授才總算有時間上魔都轉轉。
不過他的心思已經明顯不在開會上了。
……
張子凡就沒有像老王那麼會胡思亂想了。
說實話,什麼諾獎不諾獎的,在他想來都是很遙遠的事情。
能拿個國家科技進步獎張子凡就挺高興的了。
這可不是阿貓阿狗能得小獎,是真的能和某巨佬握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