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腦回的切法要比茴字的寫法要多。
王斌一連講了七種不同的造瘻方法,都可以抵達腦裂深部。
王斌一邊說,張子凡一邊使用【預設之眼】進行預設。
很明顯,這些經過了數代腦外科醫生經驗總結出來的術式,要比張子凡這個半吊子自己琢磨的要強。
張子凡能在頭頸外科領域對術式大膽創新,主要還是本身就有不錯的經驗積累。
而之前的肺切除等手術,與其說是術式創新,不如說是利用對微結構的把控完善原有術式。
這一臺腦部手術的前半程也是這樣。
……
有了王斌的強力指導,張子凡很快就找出了最適宜舒馬赫的手術方案。
那就是經大腦側裂、蛛網膜間隙造瘻進入手術區域。
按照【預設之眼】的提示,走這條通道,對於大腦該區域的功能損傷在12以下。
有了大方向,張子凡嘗試著稍作改良,最終將損傷降低到了10.7。
其實如果在多花一點時間是有可能將區域性損傷降低到10以下的。
但如今患者處於開顱手狀態下,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容不得張子凡使用窮舉法來找到最佳方案。
因此,有了相對靠譜的術式之後,張子凡立刻再次拿起了微創手術刀。
“你真的準備進入深部手術!!?”
看到張子凡的架勢,王斌教授被嚇了一跳。
雖然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他隱約有了一點預感,可他真沒料到,張子凡膽子居然如此之大。
現場能聽得懂中國話的,都是自己人。
王斌教授也就沒有什麼避諱地道:“小張院長,你的手術技藝、手術嗅覺,我都是很佩服的,這種東西當你一拿起手術刀,大家就都能看見了。”
頓了頓,似乎是思考了一下用詞,他接著道,“但我想你也不否認,你對於腦神經解剖結構的掌握是比較差的,在基本功不紮實的情況下,貿貿然出手,這可是臨床醫生的大忌諱啊!
況且,這個病例也不普通,一方面,病人是公眾人物,一旦出現醫療事故,必然是萬眾矚目。
另一方面,他之前由歐洲頂尖的腦外科醫生反覆治療,說是治無可治也不為過。
咱們這次手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患者的狀況能好一丁點,那都是我們的大功勞,沒有必要去冒險。”
“謝謝你,王老哥!”
張子凡知道王斌說的都是真心話,是為了自己好,是作為一個醫界老人對年輕人的肺腑之言。
所以他一點都沒有介意,更沒有炫技打臉對方的心思。
張子凡點頭道:“我會盡可能小心的,不過我還是想要試試,如果看到病灶而不處理,作為醫生,我會一輩子內疚的。”
“病灶?你說的病灶到底在哪裡?”<ri影象。
由於嚴重的損傷以及多次手術,舒馬赫的腦內情況很複雜,但王斌在手術前至少已經看過十遍了,該發現的坑,應該都已經發現了才對。
“視覺皮層軸介面下,距離中央後回5公分左右,角回、距狀溝成角45度處,老哥你再仔細看一看。”
張子凡說了一句,接著,便低下頭,落下了第一刀。
而王斌則愣了片刻,才連忙請一旁的瑞士醫生調整了螢幕中,ct切層的角度和方向。
果然,隨著影象逐漸清晰,在畫面中,確實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模糊的高密度影。
所謂高密度影,在ct上呈像是發白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