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兩人攣縮的,一個是神經,一個是肌腱。
孔祥之前已經接受過顯微外科大牛的手術,經過巧妙的術式,他原本斷裂的橈神經兩端已經減張縫合起來。
這種縫合技術可不是李景旺之前那個醫生可比。
但是很顯然,無論再是如何減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兩端神經之間的張力依然是客觀存在的。
神經在張力下縫合,會造成兩個後果。
第一個是神經縫合處容易產生微小的新生撕裂。
第二個,是兩神經斷端間會有一定的間隙,易導致疤痕組織的生成。
無論是微小撕裂還是疤痕組織,都會妨礙神經纖維的透過,造成神經訊號傳導不良。
這,就是孔祥之所以已經成功對接了神經,卻依然無法恢復手部感覺和運動功能的主要原因。
“老大,還有沒有進一步鬆解組織,減輕張力的可能?”
袁強提出了疑問。
孔祥的神經對接手術其實做的非常漂亮,神經束的對合十分整齊,顯示出了高超的外科技巧。
這樣的手術成果,輕易將它毀掉,實在是有些可惜的。
“不行,那樣做只是在破船修修補補,依然經不起風浪!”
張子凡搖了搖頭,否決了袁強的提議。
實際上,他已經使用【預設之眼】進行過探查,如果進一步減張,所能得到的手術效果,最多也只能恢復到原本功能的30。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算左手不是孔祥的慣用手,但30的功能依然會對手術操作造成重大影響。
張子凡必須要找到更加徹底的治療方法。
實際上,這個方法張子凡知道,袁強知道,甚至孔祥自己也知道。
那就是神經移植。
孔祥之所以看到方國華的手術報告就立刻趕來浩然醫院,正是因為方國華左側頜骨再造時,使用了下齒槽神經的移植技術。
只不過將肋間神經隨肋骨移植左側頜骨區域,是張子凡順手為之而已,並沒有多麼追求手術效果。
畢竟對於方國華來說,左側頜骨有沒有知覺,根本無傷大雅。
但對於孔祥來說,手部的知覺卻至關重要。
因此,兩臺手術雖然原理相同,但是對於手術完成度的要求卻完全不同。
……
神經是支配著肌肉的,如果神經功能長期出現障礙,肌肉作為靶器官,用進廢退,也會出現功能的喪失。
到了那個時候,即便完成神經修復,肌肉的功能也會很難恢復。
之前給孔祥進行手術的醫生,顯然本著求穩的心態,採取了保守治療,如今來看效果不佳。
半年過去,留下的視窗期也越來越短,因此張子凡必須劍走偏鋒,利用患者自身的皮神經進行神經移植。
而經過【預設之眼】的分析,這條最合適的皮神經便是小腿的腓腸神經。
腓腸神經也是人體當中重要的神經,支配者下肢肌肉的活動。
腓腸神經損傷雖然不影響行走,但可能引起小腿外側與足背外側感覺異常。
對於一名手術醫生來說,用小腿、足背的感覺去換手部的感覺,絕對是願意的。
而且張子凡覺得,自己擷取三到五公分腓腸神經,然後對剩餘的腓腸神經進行減張縫合,未必會造成它功能的喪失。
因為腓腸神經更長,解剖潛力更大,減張也能更加完全。
總之,無論從哪方面看,使用腓腸神經作為原料進行橈神經移植,確實是一個優秀的手術方案。
喜歡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請大家收藏:()從小診所到醫療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