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外肌剩餘少量肌腱,分離並保護。
……
任何殘存的組織,只要沒有腫瘤細胞汙染,不管還有沒有臨床價值,張子凡一律對其進行保留。
很快,張子凡不斷分離和保護著殘存組織,手術部位到達了舌下神經、椎前肌群一線。
這裡就是面顱部的中央位置,而復發的腫瘤細胞高度密集在這一區域。
手術到了這裡,也是最關鍵的時候了。
腫瘤細胞究竟有無侵犯顱腦,答案即將揭曉!
……
毫不留情的切除掉病人的顎帆肌群和咽縮肌,張子凡揪心的發現,患者的莖突及周圍肌群也都已經被腫瘤細胞侵潤。
莖突是指顳骨下面向前下方突出的細而長的骨性突起,位於頸內動脈與頸外動脈之間。
而顳骨則與蝶骨、枕骨一同組成顱底。
也就是說,莖突被腫瘤細胞感染,顱底也極有機率也被感染了!
要不要進一步解剖相關結構,暴露顱底?
這是擺在張子凡面前的難題。
這時候,牆角石曉雅的手機響了起來。
一直處於懵逼狀態的蘇飛翔一下子機靈了起來,連忙跑過去接起了電話。
……
電話是周偉打來的,大意是說,不太好意思,路上堵車,再有十分鐘就能到了。
張子凡叫蘇飛翔直接掐掉了電話。
對於這種沒有契約精神的人,張子凡多說一個字都覺得是在浪費口水。
看著蘇飛翔放回牆角的手機,張子凡對於是否暴露顱底愈發猶豫了起來。
……
很多人認為手術室裡面是完全無菌的,其實並不是!
每當醫生們曬一些手術室的照片,手術中的情景或者標本照片的時候,總有人會說,手術室是無菌的,醫生怎麼可以帶手機進去,怎麼可以拍照呢?
其實,他們都說錯了,手術室並不是100無菌的。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有細菌的,而且是大量的細菌。
既然病人都未進行全身消毒,直接被推進手術室,細菌就不可能完全避免。
雖然細菌不可避免,但手術室中細菌數量的多少,依然有著嚴格的標準。
手術間以無菌程度從高到低可分為5個類別,即:
1類手術間即無菌淨化手術間,主要接受顱腦、心臟、臟器移植等頂級手術。每立方米<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