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子凡的話有一丟丟小狂,不過d級水準的麻醉技能,也足以應付絕大部分的手術情況。
在給方國華進行靜脈快速誘導麻醉與喉罩吸入麻醉的過程中,除了輕微的喉口反應外,其他過程都非常順利。
蘇飛翔全程基本處於懵逼狀態,張子凡也沒指望他能有什麼表現。
一邊做手術,一邊還需要觀察動態心電圖、中心靜脈壓等各項生理指標,無疑對張子凡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好在如今袁強已經能夠派上不少用場了,開啟術區,解剖筋膜這類的苦活累活,張子凡全都交給袁強去做,十分放心。
他在手術上面,更主要的是觀察擬定術式方案。
方國華十四年中進行了十二次手術,剩下的半個腦袋已經不成人形。
而如今最讓人擔心的是,腫瘤細胞會不會侵犯顱底,會不會侵犯到腦組織!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
……
按照傳統的術式,造釉細胞瘤在手術治療時,因為考慮到它具有區域性侵潤周圍骨質的特點,必須在腫瘤周圍0.5公分處切除。
但是最近十多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
不少醫生都主張,應該充分考慮到造釉細胞瘤惡變機率小,惡性程度相對不高的特點,採取損傷更小的骨壁刮除法。
不能說這種思潮就一定是錯的。
畢竟很多情況下,一條生命的生死,與九十九條生命的幸福生活,二者之間很難取捨。
毫無疑問,方國華屬於那個不幸者。
造釉細胞瘤惡性程度低但是侵潤高的特性,把他變成了不人不鬼,生不如死的樣子。
……
袁強小心翼翼的分離開病人左側僅存的顳筋膜,剩下的就不敢再動了。
由於反覆手術,方國華左側頜面部的組織到處都是缺如,到處都是疤痕,根本沒有辦法處理了。
而腫瘤細已經越過中線,侵潤到了右側。
如果再把右側頜骨也切除,病人能不能活下來也是個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醫院都勸方國華放棄手術的原因。
就連那家魔都的醫院,也只是打算開啟右頜之後,象徵性地切除一些腫瘤組織而已。
不過張子凡當然不會這麼做。
他沒有從右側開啟術區,而是在袁強解剖的基礎上,繼續從左側向腫瘤的馬其諾防線發起正面進攻。
腮腺已缺失。
面神經已離斷。
頸外動脈已經被結紮。
面後靜脈殘存,分離並保護。
二腹肌後腹剩餘12,分離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