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菸草公司的大力支援,大石橋村民的收入翻了三番到五番,年人均收入過萬,邁出了脫貧的重要一步。
他也得以被調任升遷。
衛煌見到故人,馬上主動上前問好,以拉近關係,促進方案早日透過。
曾桓問出心中疑惑道:“我記得你的公司叫經緯設計院吧?沒有記錯吧。”
衛煌點頭道:“以前是經緯設計院,現在我們升級了資質,成立了上海築藝在黑水縣的分公司。”又介紹紀沛林道:“這是我們現在公司的負責人,紀沛林。”
“這是曾書記,以前在楠木渡當鎮長。”
“書記,你好。”
紀沛林微笑著伸手,有熟人就好辦事,現在大松鎮書記鎮長都是認識的人,何愁事情辦不好,又何愁做了事拿不到錢?
“你好。”曾桓點了點頭,安排道:“一會你們先講你們的想法,有不足的地方我們提建議,咱們互相探討,把這個事情做好,做成我們黑水縣的標杆和典型。”
紀沛林道:“書記,你放心,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曾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心中非常滿意,如果這件事能辦好,大松鎮其他事情就是不做都能再往上走一步。
從楠木渡到大松鎮,一路陰差陽錯都能遇到衛煌,曾桓覺得這是老天爺的安排。
衛煌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福將,馬上問了兩人的電話,特意叮囑晚上一起聚一聚,就在大松鎮街上找個地方喝幾杯。
喝酒,那就是紀沛林喜歡的事,立即有了志同道合之感受,覺得曾桓這個人值得處,欣然答應。
眼看會議時間到,幾人各自進入會議室,開始就專案規劃方案進行討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衛煌這個方案是根據李子村大部分村民的實際想法進行編制的,把每個人想從事的產業都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規劃。
有非常強的可行性,只要方案透過就可以落地,然後產生效益。
同時從節約成本和合理利用好每一分資金的角度,衛煌提出了由政府出資平整場地,由農民自行花錢建設房子,再由政府統一打造外觀的設想。
這是借鑑了成熟案例後得出來的一種即經濟又可行的方案。
至於村莊原有的老建築,統一保留,以後可以作為景點供遊客參觀。
而政府的其餘資金,如專案建議書上所列,統一用在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如自來水、電力、道路設施,解決這些基本問題,才能提供穩定的營商環境。
衛煌不管他們怎麼想,只把自己想到的東西一股腦地倒了出來,生怕在座的領導聽不明白。
講完之後,曾桓讓大家發言,各抒已見。
吳延兵作為專案發起人,率先帶頭表態,從自己親自去村裡考察說起,講到村民們都有這方面的主觀能動性,願意幹,不怕苦,只是條件艱難阻礙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衛煌的這個方案是實事求是的,與實際相結合的,一但落地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未來能促進鄉村的發展,可以起到示範帶頭的作用。
只要建設起來,以後肯定還有更多的資金投進來,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為今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時間不等人,大家必須早做決斷,早點讓專案計劃進入實施的階段。
總結起來,他的意思就是這個專案必須幹,還得抓緊幹,不能再拖了!
他如此大張旗鼓地搖旗吶喊,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加之剛才看到書記和衛煌他們如同一家人一樣,聊得十分開心,都很知趣地表了態。
反而最終提建議的只有與衛煌再度攜手的曾桓一人。
喜歡逆襲之鄉村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逆襲之鄉村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