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將地形圖拿在自己手中,對著土地比劃道:“這塊土就是這一塊,入口就選在這塊。”
地形圖上標註著整個徵地範圍的面積,共計6287平方米。
楊主任道:“主要建設內容是四個大棚,在大棚兩側要留三米寬的道路,方便農用三輪車進去拉苗,因為我們是集中育苗,到時候整個大石橋種煙的農戶都要在這裡拉苗,如果車不能進來,那就很影響搬運。”
曾桓道:“四個大棚夠不夠?能育多少苗?”
楊主任道:“初步估算的受益面積是600畝左右,受益菸農至少三百戶,當然這要看他們種煙多少,目前這方面的資料我還不曉得村委會統計出來沒有。”
一旁的村主任何光彬道:“你放心,只多不少,現在登記的有九十多戶確定要種煙。”
曾桓一聽才九十多戶,隔目標還遠,說道:“何主任,這件事你一定要放在心上,充分把政策宣傳到位,一定要讓大家都行動起來,特別是那些很貧困的鄉親,只要他們願意種,科學地按菸草公司同志的指導方法去種,明年一定能賺到錢,如果賺不到,我個人貼錢補給大家。”
何光彬見領導表態,拍胸脯道:“你放心,就算第一年種的人少,我都能將六百畝的數量種滿,絕不浪費一點指標。只要第一年種好了,他們見到真票子,第二年不用我們發動都會排著隊來求指標。”
曾桓一想也是這麼回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氣的,如果村民個個都有勇氣,哪還會有這麼多貧困戶。
有時候勤勞的人不一定敢邁出舒適圈去接收新事物,因為他們求穩不求變。
然而時代在變,不變又怎麼能跟上時代?
這就需要領頭人。
領頭人付出的多,理所應該也獲得的報酬也多。
他看出來何光彬想獨佔更多利益,即然他在做實事,那讓他佔一點利益又何妨?
曾桓還是提出了一點要求,說道:“好,你可以多種,但如果你要僱傭工人,一定要多僱傭那些條件差一點的老百姓,讓他們賺點辛苦錢。”
何光彬老實地笑道:“曾鎮你放心,我肯定不是吃裡扒外的人,一定照顧好鄉親們。”
楊主任繼續向衛煌介紹道:“從大門進來,把值班室和公廁分開建在兩旁,值班室可以大一點,以便堆放一些簡單的工具。然後還要有兩個水池,一個是清水池,一個是消毒池,用來清潔浮盤。”
衛煌掏出筆,在紙上一一作著記錄。
“還有圍牆是吧,我看上面標註得有圍牆。”
“圍牆就是簡易的鐵絲網,大門也做簡單一點,兩根柱子,中間一道鐵門。”楊主任道:“地坪一定要硬化,這些都是以前做過的,你喊俞姐發點圖紙給你參考就行。”
育苗大棚整體內容簡單,三言兩語就溝通完,楊主任又問曾桓有沒有要補充的,曾桓搖了搖頭,想了一下又問道:“育苗大棚直接用來種菌菇有影響沒有?”
喜歡逆襲之鄉村建築師請大家收藏:()逆襲之鄉村建築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