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工場的選址就在村子後面,而育苗工場兩公里外的壩子上,眾人決定先開車去育苗工場,再回來看烘烤工場。
曾桓坐上楊主任的車,說有事要和楊主任商量,衛煌自然就坐到了後排。
曾桓直入主題,提到了對擬建專案的一些思路,要求楊主任幫在他市公司領導面前美言幾句,藉機提升一下大石橋的美麗鄉村建設。
他需要政策,而且是前後對比突出的政績。
曾桓也不扭捏,不把車上兩人當外人,直言道:“咱們大石橋的老百姓特別能吃苦,都是很樸實的人,我的想法很簡單,在我的任期內,盡最大努力讓他們過上美好的生活。這個諾言我也公開說了,所以接下來需要你們幫助我兌現。”
“大石橋的烘烤工場前一定要建一個文化廣場,配上健身設施和籃球場,逢年過節讓老百姓有個團聚娛樂的場所。”
“我的想法是首先要配一條觀景長廊,即可以坐在裡面欣賞籃球比賽,也可以俯瞰大石橋的美麗風光。”
“再配一個活動展覽館,展覽大石橋的村落歷史,把各種老照片,不要的農具放在裡面,也可以展示你們菸草公司的一些文化成果,比如上次你和我提的生態菸葉種植的資料,給大家建一個學習交流中心,農閒的時候村民們就可以聚在一起學習進步。”
“具體我們到了現場再細說。”
“我們先講講育苗工場。”
“育苗工場簡單,主要就是一個大棚和一個綜合用房。”楊主任覺得育苗工場都是大同小異,沒有特殊內容。
曾桓道:“這個我曉得,我要說的是育苗大棚的使用,我上次去縣裡開會,瞭解了一下其他鎮鄉的情況,我聽說樂洋鎮那邊的大棚,在育苗之外還種了鮮花,咱們縣很多單位的用花都是從那裡拿的。”
楊主任負責菸草公司所有的基礎建設和維修保護,每一處工場的使用情況自然也在掌握之中,解釋道:“以前都是空起的,最近幾年我們都在研究如何在不育苗的時間段裡將大棚的價值充分利用起來,種花、種蔬菜,各種都在研究之中。”
“那種什麼的價值最高呢?”
“據我掌握的資訊應該是種菌菇之類的,我們這邊暫時還沒有實施,但其他地方有市縣在推廣雙胞菇、香菇之類的菌菇種植,據說收益不錯,一個溫室大棚年淨收入在五萬元左右。”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想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必須去現場觀摩學習,曾桓馬上提出建議。
“你有認識的人沒有,我們去實地調研一下,再回來大力推廣,對我們的產業升級是一個很好的助力。”
楊主任道:“可以聯絡,我回去就打電話問,然後約個時間,一去一來兩天應該差不多。”
閒聊間目的地就到了,專案選址地就在路邊。
楊主任將車靠邊停下,幾人下車,站在泥石路上。
楊主任給衛煌介紹道:“目前徵了的土地就是這三塊,大約是九畝多地,計劃建四個育苗大棚,你把圖紙開啟,我給你介紹一下。”
衛煌將準備好的資料展開,找出地形圖的一張。
曾桓圍觀,指著場地問道:“這是方案是吧?”
衛煌道:“這是測繪的地形圖,方案還沒有出來,今天過來就是確定建設內容,方案在下週三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