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夏和姜夫人在季不為家住了一天。下人收拾好了姜家的宅子,阿夏和姜夫人都回到了姜家。
第二天,阿夏和姜夫人去了阿夏的舅舅家。薛家一共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大舅舅薛恆在禮部任尚書。二舅舅薛鍾在外地做知府。三舅舅薛安是光祿寺的寺丞。
阿夏和姜夫人去了外祖母那裡請安。外祖母看到阿夏,就開始淚水漣漣地哭了起來,哭她短命的女婿,哭她苦命的女兒,哭她失蹤的外孫女。
她的嘴裡一直說著姜元淑的好。
姜元淑也的確是對外祖母好,這是不用質疑的事情。因為她不傻,知道在這個薛府,老夫人是最大的。
阿夏的這個外祖母很是慈愛。她拉著阿夏的手說著阿夏辛苦的話。一想到把個小姑娘,一個人丟在太原府,她就難過。
阿夏等老太太的心情平復了,這才給屋子裡的長輩一一請安。
在母親的指引下,阿夏見過了她的大舅母和舅舅。舅舅薛恆這個人她是見過的,為人剛正。舅母蔡氏是一個長相普通的女子,高高的個頭,國字臉,大眼睛。從貌相上看,倒也是寬厚之人。
二舅舅沒有在家,阿夏見過了二舅母劉氏,二舅母長相倒是上人之姿。大大的杏核眼,小巧的鼻子,豐盈的朱唇,看到阿夏笑呵呵的。
小舅母朱氏和小舅舅倆人就像是小孩子,看到阿夏嘻嘻哈哈地和阿夏開著玩笑。
他們每人送上了見面禮。大舅母給他的是一套紅寶石頭面。價值不菲。
二舅母劉氏送給阿夏的是一副陽春綠的手鐲。
小舅母朱氏送給了阿夏一把鑲嵌了紫色寶石的匕首。
阿夏也帶了她的禮物。這是在山西老宅裡挑選的。她給了外祖母一個貓眼大的綠寶石。給了大舅母一本《嚴一說》的經書。是嚴一法師的手抄本,給小舅母的也是一把匕首。這把匕首叫蒼鷺。是一把不單單漂亮,也極其鋒利的寶劍。
再往下,就是平輩的表哥和表姐了。大舅舅家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為大,叫薛靜真。薛靜真長得像了她的母親,樣貌平平。這個姑娘像是不太喜歡阿夏,她冷莫地施了一禮。塞給了阿夏一塊絲帕。阿夏也給了薛靜真一塊絲帕。
二表姐是三舅母家的女兒,叫薛靜音。她和三舅母一樣活潑開朗。這個小姑娘遞給了阿夏一個長相非常漂亮的布娃娃。阿夏對於友好的微笑,從來都是喜歡的。她同樣給了薛靜音一塊帕子。
大表哥薛言鄴和四表哥薛言東是大舅舅家的孩子,他們各自給了阿夏一本書。
二表哥薛言慈和三表哥薛言計是二舅舅家的孩子,他們各自給了阿夏一支筆。
五表哥薛言訓是三舅舅家的孩子,這個表哥送給了阿夏一個筆洗。
大家開開心心地吃了一頓飯。飯後大家坐在了一起聊了一會兒天。大舅舅畢竟公務繁忙。叮囑了阿夏明天要覲見天子的事情,就出去了。
外祖母聽了大舅舅的叮囑,也囑咐了幾句要注意的事項。
傍晚的時侯阿夏和母親回到了自己的住所。白芍給阿夏弄好了洗澡水,阿夏浸泡在水裡。閉著眼睛靜靜地想著薛家的每一個人。這些人,每一個人說的話,和動作都在阿夏的心裡過了一遍。
京城不易,阿夏知道這裡不是她的地盤,還是小心為上。
薛府二房屋子裡也亮著燈,劉氏靠在榻上,正在聽一個麼麼的回報。
那個麼麼彎著腰站在旁邊說道:“稟夫人,大房那裡得到的訊息,書確實是嚴一大師的手抄本。三房得到了那把匕首,聽說也是價值連城,是一個將軍的貼身寶劍。”
劉氏對身邊的丫鬟說道:”那把從靜音那裡拿過來的帕子給劉麼麼看看。”
劉麼麼結過帕子,在燈下仔細的看著。慢慢地臉上出現了震驚。:“這是,天蠶絲做的手帕?這上面的花朵不是刺繡上去的,是彩絲。”
劉氏點點頭。她煩惱的扶著額頭,嘆息道:“這二丫頭到底想要幹什麼?”
劉麼麼也不清楚,她苦惱的道:“這大小姐胡鬧完,又輪到二小姐了。他們姜家的姑娘怎麼個個不省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