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一個月左右的新加坡戰役,最終以同盟國方面徹底佔領新加坡,形成了對東南亞的進攻之勢,為最終結束。
在這次新加坡戰役當中,日本聯合艦隊出動,並且經歷了一次短暫的交鋒之後,直接選擇了撤退,而日本的陸軍部隊在新加坡雖然頑抗了較長的時間,但是依然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一次新加坡戰役,對於同盟國和日本軍隊來說,是一次中等規模的戰役。
總體上來說,這一次戰役出動的軍隊並沒有太多並不向同盟國軍隊發起伊裡安島作戰和日本軍隊發起印度尼西亞突襲作戰的時候,有如此之多的軍隊。
但是這一次新加坡展意在整體上依然對全世界的局勢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透過佔領新加坡同盟國方面,完成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基本上全部所有的海上重要戰略據點的控制。
而在新加坡失守之後,本來就已經瀕於崩潰的日本海上運輸線現在已經完全瓦解掉。
日本軍隊雖然能夠透過海路聯合運輸的方式,向印度繼續補給,但是印度方向的作戰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了。
除此之外,這次戰役在同盟國方面造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畢竟這一次戰役是由同盟國方面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發動的。這一次影響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正面的,美國政府和人民對於日本的反擊更加的有信心。
美國報紙在報道新加坡戰役的時候,通常用上了二次大戰轉折點的詞彙。
對於日本方面來說,這是戰略額態勢開始急劇惡化的起點。
這標誌著日本的石油橡膠的進口通道完全被切斷。日本本土通向印度和通向東南亞的海上通道,遭到大量的攔截。
為此日本採取了一定的措施。
日本政府認為應該加快將本土的工業向東南亞以及印度方向轉移,一方面可以減輕現在本土的壓力和海上運輸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個個地區的佔領軍,能夠有自己的物資生產。
這樣的話,可以讓各個佔領軍在他們的佔領區之內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並且日本軍隊為了能夠讓各個佔領區的佔領軍能夠完成對本土下達任務的要求,還加強了移民。
日本軍隊在進入各個殖民地之前,已經帶領了一批的日本平民,他們會在佔領區當地形成一定的基本盤,但是帶領的這批平民並沒有太多。
而這一次新加坡戰役結束之後,日本國內面臨著運輸建造階段國內生活壓力增大,經濟活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的影響,日本政府推動的更大規模的向東南亞及印度方向的移民活動。
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國內擁有大量的人口向東南亞和印度方向轉移,也會減輕日本國內現在面臨的巨大的人口和糧食壓力。
並且這反過來推動了日本加快解決印度戰役的決心。
雖然說日本政府現在能夠透過整體上上東南亞移民來減輕自己的壓力,但是對於日本海軍來說,現在的局面是非常可怕的。
日本聯合艦隊,現在和日本印度艦隊已經被分割開了兩個艦隊,完全無法會合,除非日本能夠重新拿下新加坡。
如果說日本印度艦隊現在面臨的只是英國人的攻擊的話,還有印度洋,那麼龐大的海域可以機動,甚至於還有緬甸的港口可以供停靠。
那麼日本聯合艦隊現在面臨的就是同盟國主要力量的攻擊,包括美國太平洋艦隊,太平洋共和國海軍以及澳大利亞海軍,這些海軍力量是比在印度洋的英國人的海軍力量要強大非常多的,而且太平洋艦隊現在活動的區域已經被壓縮排了南中國海和日本週圍海域。
在這種情形之下,日本海軍只能透過像印度洋方向轉移海軍船隻的生產裝置來增強日本印度艦隊的實力。
這樣至少可以平衡一下,現在日本被分割在兩面的海軍力量的平衡。
而新加坡戰役結束之後,對於整個世界的戰局來說,也是產生了重要影響的。
新加坡戰役結束之後,斯大林同志馬上就向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發出了賀電,斯大林同志祝賀美國人對日本軍隊的反攻成功。
當然斯大林同志最主要的想法是現在既然美國軍隊已經對日本軍隊發動反攻了,那麼日本對印度的攻擊就必然會暫時停歇一下,以保障自己後方的安全,這樣的話斯大林同志就不用擔心日本和德國會在近期在中東地區匯合了。
而對於英國首相丘吉爾來說,現在他是十分忐忑的,因為在他的暑假給出的情報當中判斷日本軍隊可能有兩個動向。
一個動向就是因為現在東南亞的戰局逐漸的處於後撤狀態,日本軍隊索性會把所有的目標轉向印度,這對於英國來說是非常可怕的當然也是丘吉爾首相最不想見到的局面。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日本軍隊會因為現在東南亞戰局逐步後撤而產生的巨大焦慮,促使日本軍隊把印度的陸軍撤出,在東南亞地區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反擊。
這一次反擊有可能是針對新加坡及蘇門答臘島的,如果日本軍隊能重新獲得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的控制權,那麼從日本本土直接通向印度的海上通道還是可以維持的。
這樣兩種完全相反的可能反應,讓英國方面處於一定的混亂狀態,英國方面雖然說現在對於保住印度是有一定擔心的,但是英國首相丘吉爾還是寄希望於同盟國方面,英國首相丘吉爾原定於1941年3月份才會前往美國訪問的行程,提前至的1月下旬。
這使得美國和其他同盟國國家之間的相互訪問必須推遲了,在此之前美國已經和太平洋共和國達成了在1941年的1月下旬進行互相訪問。
但是由於英國首相丘吉爾的突然到來,美國方面只能向太平洋共和國方面表達了抱歉。
雖然說太平洋共和國現在是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一個重要助手,但是在全世界範圍來說,英國人還是美國人更重視的。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